申洲國際跨國生產力布局介紹
——王存波 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尊敬的各位領導,尊敬的各位企業界的同仁,尊敬的各位朋友,我向各位匯報一下申洲國際在海外的生產力布局情況。
  
  先簡單介紹一下申洲國際。它創建於1988年7月,主要從事服裝的生產和銷售。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發展成為國內規模領先的服裝企業。2005年11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市值有300億港元,目前的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寧波,此外還有在安徽安慶,還有柬埔寨金邊。
  
  我們最近想在越南建設麵料工廠,員工人數大約5萬名,年成衣產量超過2億件。柬埔寨項目我們是2005年5月份啟動的,2005年底正式投產,主要是從事成衣的製造,第一期投資了3000萬美金,二期投資4000萬美金,目前在柬埔寨的員工人數是7000人,主要的銷售市場是歐盟國家。
  
  服裝產業是我們中國相對來講有一個優勢的產業,因為服裝產業是市場化競爭比較充分的產業,我們中國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是比較高,我們現在麵臨的一個情況是經營的環境壓力要比其他國家大,包括勞動力成本、原材料的差價,包括稅賦成本。我們的優勢也很明顯,產業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好,在行業上的管理技術比其他發展中國家要好。
  
  成立柬埔寨項目的意義。
  
  第一,應對貿易壁壘,2005年申洲已經為全球化的品牌供應產品,但是由於配額的限製,或者由於政治因素,我們有一些產品不能出口到特定的地區或者國家。目前來講,貿易壁壘的風險依舊存在,所以一開始規模也不是特別大,開始前幾年是將近2000人的規模,這幾年擴展的速度就明顯加快。
  
  第二,分散客戶風險。客戶為了降低其采購風險,希望供應商在生產的布局上也是做了分散,我們實施跨國的產業布局的話,應該說主要的國際品牌非常支持。
  
  第三,享受關稅優惠。目前柬埔寨主要是針對歐盟市場,關稅的成本相當於目前來講一件衣服的縫製加工成本,所以這個對我們“走出去”的企業來講,如果市場是海外為主的,那麽貿易壁壘的因素,稅賦成本的因素是一個很大考慮的因素。
  
  第四,發揮成本優勢。
  
  近幾年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非常快,明顯高於其他的製衣生產國,基本上現在是3:1成本的差異。
  
  同時受到中國人口政策的影響,現在社會基本上逐步進入了老齡化,人口紅利的優勢在逐步的消失。那麽應該從現在開始,中國的勞動力壓力會越來越大,這個從最近一次的人口統計數據可以看到,接下去五年內會產生退休的勞動力人口總量超過新增的勞動力人口總數。
  
  同時員工的就業意識發生了變化,就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小,招工難度逐步上身。在東南亞國家的話,相對來說人工成本比較低,還是缺少一定的就業機會。
  
  第五,對公司比較有利的事,對衝匯率風險。因為我們的市場主要是海外市場,在柬埔寨也是用美元作為支付貨幣的,所以會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第六,國際化經營,積累經驗。我們通過柬埔寨近半年的經營以後,為我們今後其他基地進行擴建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所以我們接下來在越南投資一個麵料工廠,應該年底希望建廠,規模也是比較大的,有1200畝項目的土地。同時的話,在柬埔寨辦廠相對來講風險比較小,包括政治風險,包括這個行業本身是比較鼓勵的一個產業。
  
  投資過程中企業遇到的主要困難,
  
  第一,基礎設施比較差,交通通訊明顯落後於國內,而且費用比較高一點。
  
  第二,勞動效率比較低。由於技術上多數是新手,所以勞工的經驗不足。除了成衣產業以外,柬埔寨的整個產業鏈的配套也是比較差的,盡管工資成本比較低,但綜合下來的加工成本優勢也不是特別地明顯,當然關稅上的成本優勢還是非常顯著的。
  
  還有一個存在的問題,當地的工會組織比較多,罷工、示威這種活動比較頻繁,處理不當的話,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所以在投資地的選擇上,申洲還是做了一些差異化的考慮,比如說在柬埔寨我們過去也是做成衣,因為主要是勞動力成本跟關稅。
  
  政策上的考慮,越南相對來講,他的基礎設施比如說水資源,電力的供應商會比柬埔寨有優勢。更重要的是,台灣的黃秘書長提到的,TPP成員國裏越南今後是最大的受益國,其他的要麽是發達國家,要麽是資源型人口比較少的國家,像澳大利亞、新加坡、越南他具有紡織產業轉移最顯著的比較優勢。
  
  在柬埔寨境外投資過程中,申洲國際主要的管理心得是,要重視管理層的本地化,當然高層的管理層是我們派出去的。當時我們非常重視培養當地員工作為企業的管理層,管理層本地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員工的想法,所以我們在柬埔寨沒有出現過員工罷工,或者停產的項目,我想改善員工的福利,我們把在國內做的一些好的方法,都是轉移到境外的工廠。比如說在柬埔寨,我們也是提供免費的員工工作餐,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老員工能夠分享到企業的一個成果。同時我們真正地做到同工同酬,不分國家民族,隻要崗位職責相同的,薪酬待遇也是一致的。
  
  另外一點,我們非常重視,跟前麵幾家提到的一樣,尊重、遵守所在國的法規,特別是勞工方麵,環境保護方麵,樹立中資企業國外的良好形象,這是企業在外麵持續發展最重要的一點。像越南方麵,我們規劃的環保方麵,比在國內的要求更高,我們在這方麵也舍得花錢。
  
  非常感謝有這個機會來參加這個會議進行交流,行業協會提供這麽好的一個平台,讓大家來交流,互換信息,真正地發揮了一個協議協會的平台效應,政府部門也可以通過這個平台獲得一些企業的想法跟信息,是希望在今後的企業“走出去”過程當中,我們政府審批的環節越來越少,審批的時間越來越短,相信中國紡織企業在海外的競爭力會得到不斷地加強。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