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工業進行對外投資趨勢的思考
——餘濤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 副局長
尊敬的王會(hui) 長,尊敬的張會(hui) 長,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給我本人一個(ge) 學習(xi) 機會(hui) ,與(yu) 來自全國的紡織行業(ye) 的企業(ye) 家和代表們(men) 一起共同研究和探討,新形勢下紡織企業(ye) 走出去的戰略問題。
下麵談一些個(ge) 人的觀點,供大家參考,因為(wei) 時間非常緊張,很有限,所以我隻是想在這裏把我的一些觀念拋出來,供大家批評。
我個(ge) 人認為(wei) ,如果從(cong) 兩(liang) 個(ge) 角度來看的話,研究這個(ge) 問題可能是會(hui) 更加具有現實性和戰略性,第一,我們(men) 應該回頭看,我們(men) 改革開放30年和加入世貿十年來紡織工業(ye) 所走過的道路。第二,另一個(ge) 角度,在當今新的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下,怎麽(me) 來看這個(ge) 問題。
我個(ge) 人認為(wei)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紡織行業(ye) 一直是在“走出去”過程當中,分享著入世的紅利,分享著全球化的紅利,這個(ge) 問題陳健部長在談的時候,也是提到了。
這裏所說的“走出去”,具體(ti) 講,就是產(chan) 品走出去,產(chan) 品出口。比如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紡織工業(ye) 改革和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為(wei) 了推動國有企業(ye) 的改革,整個(ge) 國內(nei) 實施了紡織行業(ye) 的“壓錠減員增效”,2000年整個(ge) 行業(ye) 才實現了初步的扭虧(kui) 增贏,產(chan) 能逐步釋放。
2001年企業(ye) 入世,對行業(ye) 來說又是發展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麵,為(wei) 實施了扭虧(kui) 增贏之後、開拓國際市場,開拓了無限的發展空間,降低了各種壁壘。但是另一方麵積累的市場競爭(zheng) ,以及配製限製對於(yu) 我們(men) 產(chan) 品走出去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但是應該說十年來,中國的紡織行業(ye) 確實是應對住了挑戰,它是順應全球化發展的潮流,有效利用了中國製造,中國加工這種綜合的優(you) 勢,組織了產(chan) 品出口,開拓了國際市場,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發展。
我有幾個(ge) 數字,比如說2001年,我們(men) 紡織工業(ye) 總產(chan) 值比2000年增長了5.29倍,利潤總額比2000年增長了13倍。咱們(men) 2012年的紡織服裝出口額達到了2549億(yi) ,比2010年累計增長了23.4%,同時產(chan) 品的結構進一步優(you) 勢,加工貿易出口比重由原來的55%,提高到了74.4%,加工貿易的比重進一步下降,同時我們(men) 中國的紡織服裝品出口額占全球的比重由14.7%,上升到2010年的33%。
由此可以說明,隻要順應當前全球化發展潮流,以這種開放的心態和全球化的思維來應對當前的挑戰,咱們(men) 中國的企業(ye) 是能夠贏得未來發展空間的。這是一個(ge) 向過去看的問題。
另外,從(cong) 向未來看,剛才各位嘉賓都談到了金融危機,我覺得確實21世紀以來,應該說國際金融危機是各個(ge) 行業(ye) ,特別是中國工業(ye) 發展的時間節點,我們(men) 局是負責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對於(yu) 參與(yu) 多變雙邊談判的,從(cong) 我們(men) 工作當中也深刻感受到了幾點,跟大家共同分享。
一,各位來賓也都談到了,就是金融危機以後,整個(ge) 全球的生產(chan) 格局都發生變化,這個(ge) 變化是兩(liang) 種趨勢。
第一種趨勢,我們(men) 大家都看到的,發達國家的再工業(ye) 化,包括美國、歐美,可能使一些關(guan) 鍵技術和一些產(chan) 品向回流,同時會(hui) 加大對中國輸出的控製。這是一方麵。
同時另外一方麵,各國根據這種比較優(you) 勢,可能導致一些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對於(yu) 中國來說,向其他更具有比較優(you) 勢的一些地區和國家轉移,比如剛才談到的越南,包括印度尼西亞(ya) 等等,貿易的轉移跟產(chan) 業(ye) 是相關(guan) 聯的,所以這種全球的變化,對於(yu) 中國以出口為(wei) 主導的國家會(hui) 產(chan) 生很大的影響,這是我們(men) 一個(ge) 比較深刻的認識。
二,當前關(guan) 於(yu) 規則製定的主導權爭(zheng) 奪的更加激烈。
因為(wei) 在金融危機之後,各國經濟競爭(zheng) 更多的是表現在這種規則的競爭(zheng) 上,有同誌也提到了,區域性的規則談判,它的爭(zheng) 奪權也加大了。
你比如說TPP,為(wei) 什麽(me) 大家對規則的重視程度這麽(me) 高,我覺得還是跟經濟利益是分不開的,你比如我們(men) 現在正在談的中美BIT談判問題,文本我們(men) 也看到了,這裏麵涉及到勞工、環保。還有國有企業(ye) 的問題,這裏邊很多標準非常高,所以這些標準如果一旦接受下來的話,就是對我們(men) 國內(nei) 本身的企業(ye) 發展是一個(ge) 挑戰,對咱們(men) 企業(ye) 走出去同樣也是一個(ge) 挑戰,這是大家應該引起注意的。
另外,中國經濟十來年的發展,已經成為(wei) 經濟大國,包括我們(men) 現在的貿易摩擦也好,各國對於(yu) 中國政策的關(guan) 注,特別強調一下紡織行業(ye) 是各國都非常關(guan) 注的一個(ge) 行業(ye) 之一,所以都反映了這種趨勢。
三,現在金融危機以後,這個(ge) 趨勢是在金融危機之前,全球化漸進過程中,包括金融危機之後,進一步加快了。就是跨國企業(ye) 對全球價(jia) 值鏈的整合作用進一步加強,表現在一個(ge) 是國際分工日趨的專(zhuan) 業(ye) 化。價(jia) 值鏈日趨的分產(chan) 化,還有,組織公司內(nei) 部貿易明顯擴大。為(wei) 什麽(me) 叫組織貿易呢,你比如說三星,三星他可以利用中國和韓國,利用不同的生產(chan) 環節,利用兩(liang) 個(ge) 國家不斷地進出口,來實現價(jia) 值的升值,所以這種趨勢對於(yu) 我們(men) 這種傳(chuan) 統的關(guan) 稅貿易區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和衝(chong) 擊。
所以綜合以上的因素,我覺得在研究紡織行業(ye) 實施走出去問題中,應該注意幾個(ge) 問題。
第一,還是希望走出去的企業(ye) 要提高應用政策水平。比如大家提到的自貿區政策,我們(men) 現在已經簽署了11個(ge) 自由貿易區,這些自由貿易區,尤其像服裝紡織、鞋帽都是作為(wei) 我們(men) 中國的優(you) 勢產(chan) 品,也是外方對我們(men) 要價(jia) 的重點產(chan) 品,我們(men) 也努力通過這種談判,削減進口東(dong) 道國的關(guan) 稅,為(wei) 企業(ye) 創造條件,所以我希望企業(ye) 關(guan) 注這種成果,便利化安排。
第二,企業(ye) 應該樹立全球配製資源的理念。中國現在的一種勞動力紅利也好,資源紅利也好,包括資本紅利也好已經橫行了,所以必須樹立全球的理念去開拓市場,學會(hui) 利用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來支持企業(ye) 的發展。
第三,加強政府和行業(ye) 協會(hui) 和企業(ye) 間的聯動,這裏麵要有幾個(ge) ,應該形成一個(ge) 政府和行業(ye) 協會(hui) ,行業(ye) 協會(hui) 和企業(ye) 之間的聯動機製,比如說應對貿易摩擦,實施企業(ye) “走出去”的服務,幫助企業(ye) 開拓新興(xing) 市場,聽取企業(ye) 反映的訴求等等,來形成一個(ge) 總體(ti) 的支持企業(ye) “走出去”的工作體(ti) 製,營造良好的一個(ge) 外部環境。
工信部這段時間也在抓緊研究有關(guan) 支持企業(ye) ,尤其行業(ye) ,我們(men) 一些結構調整任務比較重的一些行業(ye) “走出去”的任務,也在製定有關(guan) 的政策和規劃。
行業(ye) 協會(hui) 還有一個(ge) 工作,要增強服務的意識,比如說加強對全球紡織貿易預測預警,加強對咱們(men) 將來行業(ye) 內(nei) 主要目標國政策的研究。你比如說美國,他這個(ge) 州和聯邦的法律有一些差異,怎麽(me) 為(wei) 企業(ye) 做好服務,就應該開展一些針對性的服務工作。
此外,有些嘉賓已經提到了,我們(men) 企業(ye) 必須要自己加強隊伍建設,培養(yang) 和造就一支適應全球化發展的國際的關(guan) 係人才和隊伍。
以上是我個(ge) 人一些觀念,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