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第十六屆(CINTE23)開展當天,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產品發展推介會同期舉行,隆重推介了3大新型紡粘工藝裝備和1項原創技術。此次宏大研究院發布的新裝備、新技術,不僅是宏大研究院再創業、再出發的重要布局,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後我國紡熔非織造布產業技術和應用突破的的重要方向。
國際紡織製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會長王天凱、秘書長夏令敏、副會長李陵申,伟德国际英国常務副會長梁鵬程,中國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岩,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中國紡聯科技發展部副主任張傳雄,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紡織品及紡織技術展副總裁Olaf Schmidt,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溫婷、總經理佘詩慧,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管幼平,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安浩傑等有關領導和嘉賓,產業鏈上下遊合作夥伴等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活動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季建兵主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致辭時表示,作為“國家隊”、“排頭兵”,恒天集團宏大研究院深耕紡熔非織造技術,形成了集裝備研發、工藝技術、工程服務於一體的係統性優勢。宏大研究院推出的新型紡熔非織造布裝備和新型生物基非織造材料原創技術,代表了行業向高端化、柔性化、綠色化的優秀實踐,彰顯著央企服務國家“雙碳”戰略、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使命擔當。
他強調,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是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打造產業未來和未來產業的關鍵所在,是建設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紡織現代化產業體係的重要內容。麵向未來,他希望宏大研究院等領軍企業,聚焦科技創新打造先進生產力,堅持理念引領推動可持續發展,擇高處立,極目千裏;向寬處行,海闊天空。
會上,與會代表還集體觀看了宏大研究院發展曆程的視頻。短短三分鍾的視頻濃縮了宏大研究院二十餘年持續創新、不斷邁進的奮鬥曆程和重視基礎研究、聚焦專業、掌握紡熔非織造布核心技術的產業理想。
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安浩傑結合宏大研究院曆史發展和創新成果,重點推介了宏大研究院3大新型紡粘工藝裝備和1項原創技術。他介紹,為助力非織造行業高質量發展,近三年來,宏大研究院高速生產線新建產能超過50萬噸/年,已發展成為服務於國內紡熔醫衛卷材的頭部企業。
在紡粘技術方麵,宏大研究院成功研發了彈性蓬鬆材料、紡粘熱風超柔材料、家用新風過濾材料以及工業過濾材料等幾大係列核心產品。在新柔性方麵,宏大研究院推出的新柔性紡粘熱軋熱風無紡布生產線,可滿足各類非織造產品不同應用領域需求,不僅實現了全工藝流程智慧組合,還通過兩大性能迥異材料的柔性生產,極大降低了轉產成本。 雙組份彈性蓬鬆紡粘非織造布生產線,可匹配個人護理海量市場對產品高性能的要求,未來市場潛力巨大。為推動行業綠色發展,在原創前沿技術方麵,宏大研究院推出了生物降解“用即棄”醫衛材料。結合工藝和技術特點,會上,他還詳細介紹了生物降解材料的紡絲成網非織造工藝、纖維素接枝聚乳酸熔融紡絲成網以及纖維素超細纖維濕法非織造技術。
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管幼平表示,宏大研究院走出了一條集原料研發、工藝技術、成套裝備一體化發展特色之路,推動了恒天集團紡機企業高質量發展。此次宏大研究院在800米生產線快速推廣取得驕人市場業績的基礎上,緊密跟蹤用戶需求,敏銳捕捉市場趨勢,推出“滿足各類非織造產品不同應用領域需求的“新柔性”紡粘熱軋熱風非織造布生產線”和“匹配個人護理海量市場對產品高性能要求的雙組分彈性蓬鬆紡粘非織造布生產線”,形成了三大新型紡粘工藝裝備格局。
此次“3+1”新設備、新技術發布,體現出宏大研究院在堅定不移聚焦主業、持續強化創新引領方麵的不懈努力,展現出宏大研究院在“振興紡機三年行動”中的使命擔當。
圖片直播
觀展請做好預登記!
國內觀眾持身份證原件過閘機驗證入場參觀。
海外觀眾持護照、台胞證、回鄉證等
在現場登錄櫃台驗證打印胸卡入場。
觀眾登記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碼”上逛展
進入CINTE小程序,搜索感興趣展品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