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要聞

2018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3月30日,由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新聞發布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新聞發布廳召開。
  
  會(hui) 議以零售大數據為(wei) 依托,以“品牌引領消費新時代”為(wei) 主題。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薑明,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服裝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陳大鵬,中國洗滌用品工業(ye) 協會(hui) 理事長鄭舞虹,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ye) 協會(hui) 理事長陳少軍(jun) ,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主任王耀,以及工商業(ye) 品牌企業(ye) 代表及相關(guan) 媒體(ti) 等出席會(hui) 議。
  
  會(hui) 議由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曹立生主持。
  
  薑明在致辭中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消費品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cong) 一個(ge) 以投資為(wei) 主的國家邁向一個(ge) 以消費為(wei) 主的國家,作為(wei) 一個(ge) 製造大國,升級品牌模式,打造與(yu) 世界領先品牌比肩的優(you) 秀品牌是每位企業(ye) 家和品牌生產(chan) 商、零售企業(ye) 所需要迫切解決(jue) 的問題。
  
  對於(yu) 商業(ye) 企業(ye) 、品牌企業(ye) 來說,要以創新為(wei) 驅動,提高供給側(ce) 邊際效益,提升產(chan) 品的質量,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要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時代,進一步做好信息服務工作,為(wei) 我國品牌品質的提升,為(wei) 促進消費、為(wei)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會(hui) 上,王耀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消費經濟運行狀況及2018年發展趨勢等重要內(nei) 容。
  
  他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規模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值得一提的是GDP是1978年的34倍,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是1978年的235倍,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152倍。我國GDP從(cong) 2017年來起暖回升從(cong) 6.7回升到6.9,說明結構性改革,供給側(ce) 改革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出口增速創6年新高、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速七年來首次加快、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3%
  
  他指出,改革開放40年對我國消費品市場的深遠影響有: 年城鎮消費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消費者代際特征明顯,零售業(ye) 態從(cong) 單一走向百花齊放,民族品牌與(yu) 中國經濟共成長。民營經濟、外資經濟、城鎮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成為(wei) 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四個(ge) 重要動力。
  
  針對未來零售業(ye) 發展趨勢話題,王耀提出五大趨勢:零售業(ye) 將以創新提高供給側(ce) 邊際效用;互聯網企業(ye) 與(yu) 實體(ti) 商業(ye) 融合將進一步加快;傳(chuan) 統零售商從(cong) 經營品轉向經營消費者生活態度;零售基礎設施將借力信息技術迎來全新變革;零售業(ye) 將進一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隨後,現場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結果如下所示:
  
  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領先品牌(包括服裝服飾、食品、家電、洗滌日化)如下:波司登,安莉芳,三槍,九牧王,七匹狼,雅戈爾,水孩兒(er) ,羅蒙,莊子,珍貝,金利來,歌力思,銅牛,愛慕,恒源祥,賽斯特,比音勒芬,浩沙,新雪竹,古船,雨潤,洋河,福臨(lin) 門,王老吉,老廟,亞(ya) 一,雪中飛,依波,艾美特,萬(wan) 和,藍月亮,方太,巴拉巴拉,格力,海信,海爾等。
  
  此外,匯納科技數據資產(chan) 管理總監楊進參在現場發布了由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與(yu) 上海匯納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實體(ti) 商業(ye) 客流趨勢報告”。小米穀倉(cang) 生態鏈研究院院長洪華博士作題為(wei) “生態是如何長出來的––小米生態鏈模式簡介”的分享,元一智庫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鉃丁作題為(wei) “品牌的進化––消費升級大潮下的品牌重建5大趨勢”的分享。下午,與(yu) 會(hui) 嘉賓還將走進京東(dong) 集團考察新業(ye) 態。
  
   我國零售業(ye) 發展趨勢

  一、    零售業(ye) 將進一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黨(dang) 的十九大確立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cong) 消費品市場的角度來看,我國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八個(ge) 方麵:對健康長壽的需求、對教育的需求、對品質品位的需求、對生存環境的需求、對社會(hui) 安全的需求、對文化藝術的需求、對新鮮事物的需求和對社交的需求。在這八大需求中,又以環境、性價(jia) 比和新鮮事物最為(wei) 重要。零售業(ye) 將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為(wei) 目標,加快變革和創新的步伐,增品種、提品質、豐(feng) 業(ye) 態、降成本、融智能,為(wei) 消費者獲得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生存環境、提升文化素養(yang) 、享受更多、更新的高品質商品和服務而不斷努力進取。
  
  二、    零售業(ye) 將迎來進口商品消費新時代
  
  2018年,我國將舉(ju) 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汽車、部分日用品、化妝品、文化娛樂(le) 用品等與(yu) 人民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商品進口稅率進一步下降。零售業(ye) 應把握住國家積極擴大進口的時代契機,優(you) 化商品供給結構,適當擴大國外特色優(you) 勢商品進口,提升多樣化、個(ge) 性化、高端化的消費品供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將消費留在國內(nei) 。零售業(ye) 將在商品品類、品牌極大豐(feng) 富的推動下,增加自營製、買(mai) 手店的市場份額,改善過去“二房東(dong) ”經營方式的短板,提高企業(ye) 經營效益。我國零售業(ye) 還將在更大力度的市場開放中,加速從(cong) 學習(xi) 模仿走向創新引領,從(cong) 低價(jia) 競爭(zheng) 到高性價(jia) 比競爭(zheng) ,從(cong) 數量第一到質量最優(you) ,以文化自信替代拷貝文化,助力產(chan) 業(ye) 升級和貿易平衡發展。
  
  三、    零售業(ye) 將以創新提高供給側(ce) 邊際效用
  
  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加快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解決(jue) 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主要矛盾,以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等戰略決(jue) 策,其主要目的就是用有效的政策供給創造最大的社會(hui) 效益,即提高政策的邊際效用。從(cong) 消費品市場角度來看,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傳(chuan) 統文化決(jue) 定了我國消費品市場是一個(ge) 以大眾(zhong) 消費為(wei) 主的市場。在經曆了波浪式的商品消費時期後,目前正處在以旅遊為(wei) 代表的服務消費階段。但無論是商品消費還是服務消費,都包含大量的從(cong) 眾(zhong) 行為(wei) ,重複消費將導致消費的邊際效用遞減。為(wei) 了將大眾(zhong) 消費的邊際效用保持在一個(ge) 較高的水平,我國零售業(ye) 將以創新為(wei) 抓手推進商品和服務供給邊際效用的提升,零售企業(ye) 將積極發掘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在商品稀缺和消費者幸福與(yu) 痛苦感之間尋求平衡點,實現品牌價(jia) 值的最大化。從(cong) 我國傳(chuan) 統文化來說,健康長壽和情感交流是兩(liang) 個(ge) 消費者較大的潛在需求,有機食品、保健品、改善環境的商品、以及拉進人與(yu) 人距離的商品、服務以及小而美的零售業(ye) 態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四、    零售業(ye) 將成聚合式發展
  
  我國零售業(ye) 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零售百強銷售規模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僅(jin) 為(wei) 14.5%,沃爾瑪占美國本土零售份額的22%),零售企業(ye) 體(ti) 量較小,市場競爭(zheng) 程度過大,導致企業(ye) 缺乏可持續發展戰略,市場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2018年,我國零售業(ye) 將在國家推進供應鏈創新提升的政策指引下,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wei) 目標,以整合資源為(wei) 手段,實現產(chan) 品設計、采購、生產(chan) 、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另外,我國將化解重大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放在三大攻堅戰之首。預計金融去杠杆、企業(ye) 降杠杆將使得市場創新更加規範,風投創業(ye) 項目數量有所減少,新零售發展回歸理性,以阿裏、騰訊、京東(dong) 、蘇寧等零售巨頭為(wei) 主導的市場格局趨於(yu) 穩定。大企業(ye) 間的合作更加頻繁和深入,企業(ye) 口碑和品牌信譽將成為(wei) 獲取市場份額的關(guan) 鍵因素。
  
  五、    零售基礎設施將借力信息技術迎來全新變革
  
  18世紀中葉,蒸汽機的出現改變了人類命運,使得人類從(cong) 幾千年的農(nong) 業(ye) 社會(hui) 走進了工業(ye) 社會(hui) ,經濟快速發展,人們(men) 對物質的需求迅速得到滿足,完成了人對“物”的需求從(cong) “無”到“有”的轉變。20世紀末,互聯網技術的出現,人類社會(hui) 開始了由工業(ye) 社會(hui) 向智能信息化社會(hui) 的演化進程。這一階段,主要是完成人對物的需求從(cong) “有”到“好”的轉變。
  
  對於(yu) 傳(chuan) 統零售業(ye) 來講,零售的“基礎設施”就是實體(ti) 店的“場”。人與(yu) 商品之間通過這個(ge) “場”完成了消費需求與(yu) 供給的對接。在智能信息化社會(hui) 中,基礎設施的“場”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場”既可以是實體(ti) 的,也可以是虛擬的,還可以是虛實結合的;“場”不僅(jin) 是交易平台,還可以是商品的智能定價(jia) 平台、商品可追溯平台、以及隨時挖掘消費新需求的智能平台等;“場”不僅(jin) 可以改變人的消費行為(wei) ,還可以改變企業(ye) 生產(chan) 供給行為(wei) ;“場”可以推動供給側(ce) 結構改革和需求側(ce) 結構改革的無界對接,並最終幫助人們(men) 實現美好生活。
  
  六、    零售業(ye) 將繼續迎合市場消費升級趨勢
  
  消費升級是我國消費品市場發展的長期趨勢,零售業(ye) 將以滿足人們(men) 不斷升級的需求為(wei) 目標,進行戰略布局和經營方式上的調整。其中,一、二線城市消費升級呈現兩(liang) 種趨勢:一是人們(men) 對商品從(cong) “不懂”到“懂”,消費更加理性,更加關(guan) 注性價(jia) 比;二是消費者對綠色、健康、時尚、智能等的高端新品關(guan) 注度較高,具備發現市場亮點、創造市場熱點的潛力。三、四線城市消費更具大眾(zhong) 消費特征,在收入提升和財富效應影響下,較大的人口基數決(jue) 定了其消費升級潛力更大,個(ge) 性化體(ti) 驗式的零售業(ye) 態、行業(ye) 領軍(jun) 品牌以及小米、華為(wei) 這類功能更新快、性價(jia) 比高的民族品牌將在三、四線市場具有較大增長空間。

   服裝市場集中度提升 品牌檔次格局變化較小

   一、       居民衣著消費支出占比持續下降
  
  2017年,我國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wei) 1238元,同比增長2.9%,增速較上年放緩0.4個(ge) 百分點。衣著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總額的6.8%,較上年下降0.2個(ge) 百分點。其中:城鎮人均衣著類消費支出為(wei) 1758元,同比增長1.1%,增速較上年放緩1.1個(ge) 百分點。衣著消費支出占城鎮人均消費支出總額的7.2%,較上年下降0.3個(ge) 百分點。農(nong) 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wei) 612元,同比增長6.3%,增速較上年提高1.8個(ge) 百分點。衣著消費支出占農(nong) 村人均消費支出總額的5.6%,較上年下降0.1個(ge) 百分點。
  
  二、       大型零售企業(ye) 服裝銷售增速有所回升
  
  2017年限額以上企業(ye) (單位)服裝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8%,增速較上年提高1.2個(ge) 百分點,自2010年以來首次實現增速加快。根據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統計,2017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ye) 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3%,增速較上年提高4.1個(ge) 百分點。2017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ye) 各類服裝零售量同比增長3.9%,增速較上年加快3個(ge) 百分點。從(cong) 各類服裝銷量增長情況來看,T恤衫、女裝、茄克杉、防寒服增長速度較快,增速分別較上年提高20.2、6.3、0.7和4個(ge) 百分點。伟德国际英国內(nei) 衣褲和羊絨及羊毛衫增速由負轉正。男襯衫、運動服實現同比正增長,但增速較上年放緩。男西裝、童裝、牛仔服和褲子的銷量不及上年同期。
  
  三、       服裝成交價(jia) 格實現同比正增長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測算,2017年我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ye) 服裝銷售單價(jia) 同比上漲1.2%,漲幅較上年提高1.5個(ge) 百分點。其中,除5月、11月、12月外,其他各月服裝單價(jia) 同比均實現同比正增長,8月、9月上漲幅度最大,分別達到10%和8.3%。另外,男裝、童裝銷售增速均呈現量降價(jia) 升特征:男裝零售量同比增長0.1%,銷售單價(jia) 同比上漲2.2%;童裝零售量同比下降4.3%,銷售單價(jia) 同比上漲12.6%;女裝雖然銷售單價(jia) 同比下降0.6%,但降幅較上年收窄2.6個(ge) 百分點,其零售量同比增長6.1%。
  
  四、       大多數服裝品類集中度高於(yu) 上年
  
  2017年,服裝市場大多數品類市場集中度有所回升,一線品牌競爭(zheng) 優(you) 勢整體(ti) 增強。根據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統計,2017年,十四個(ge) 服裝品類中,男襯衫、茄克杉、保暖內(nei) 衣、羊毛衫、羊絨衫、女性內(nei) 衣、運動服、童裝和皮革服裝市場集中度前十品牌市場綜合占有率合計較上年有所增長。2017年,服裝領軍(jun) 品牌市場總和占有率整體(ti) 提升,男裝、童裝、羽絨服、運動服等領軍(jun) 品牌市場綜合占有率均較上年有所提升,女裝市場競爭(zheng) 仍然激烈。
  
  五、       服裝銷售加速線上線下融合
  
  2017年,服裝實體(ti) 店品牌利用電商平台提高銷量的趨勢明顯,網上實物商品零售額中“穿類”商品銷售同比增長20.3%,增速較上年加快2.2個(ge) 百分點。從(cong) 財報中可以看出,部分傳(chuan) 統服裝品牌的線上營收占比持續提升;雙十一銷售排名靠前的服裝品牌基本上是實體(ti) 店品牌,海瀾之家、優(you) 衣庫、VERO MODA、ONLY等線下做的好的品牌線上優(you) 勢日益明顯;奢侈品牌也在2017年加快線上布局速度,LVMH集團、GUCCI、阿瑪尼、愛馬仕等奢侈品牌均開展網上服務業(ye) 務,服裝銷售線上線下融進一步加速。
  
  六、       品牌檔次格局變化較小
  
  經曆了改革開放40年,我國服裝市場的品牌檔次格局變化較小,單純從(cong) 品牌提升的角度去占領其他層次品牌的市場空間難度較大。一方麵人們(men) 購買(mai) 商品不再隻是為(wei) 了滿足基本功能需求,例如消費者購買(mai) 3000元以上的羽絨服的動力除了防寒時尚之外主要選擇戶外功能,因為(wei) 戶外運動符合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符合旅遊出行的需求、同時也能從(cong) 功能技術上分出差異,進而體(ti) 現消費者品位興(xing) 趣上的差異。另一方麵,我國消費者具有基因出身心態,品牌開始的定位決(jue) 定了今後的定位,品牌檔次可能下降但很難提升。根據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20年的市場監測發現:20年前定位高端的品牌,當下或者保持高端或者成為(wei) 中檔品牌;20年前定為(wei) 中檔的品牌,當下還是中檔品牌;存在更換品牌名稱實現品牌檔次提升的情況,但沒有一個(ge) 20年前是中檔品牌,如今是高端品牌的案例。
  
  七、       一線城市服裝品牌銷售渠道下沉將成主流
  
  隨著城鎮化和農(nong) 村振興(xing) ,中低收入群體(ti) 未來的收入上漲水平將相對較快,三線、四線等城鎮市場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城市商業(ye) 將延續輪動迭代趨勢,新進入城市的居民希望得到一個(ge) 商品品類拓展的市場,商業(ye) 將沿著消費升級的軌跡解決(jue) 自身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一線城市主要的服裝品牌以及百貨、購物中心等個(ge) 性化、體(ti) 驗式的零售業(ye) 態向三、四線城市發展將成為(wei) 主流。
  
  八、       新零售將為(wei) 服裝市場注入新活力
  
  新零售的核心在於(yu) 為(wei) 商業(ye) 輸出一套係統的解決(jue) 方案。這套解決(jue) 方案已經在2017年實現了對傳(chuan) 統超市的改造,賦予了零售業(ye) 中的“場”元素新的動能,激發了人們(men) 購買(mai) 生鮮的消費潛力。隨著經濟發展,下一階段人們(men) 對新零售的關(guan) 注焦點將從(cong) 食品拓展到服裝、家電、日用品等百貨商品上,一方麵會(hui) 對商品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麵對購物體(ti) 驗和消費體(ti) 驗有更深刻的認知。新零售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智能試衣間、虛擬現實技術等為(wei) 服裝市場注入新活力,充分挖掘市場潛力。
  
  九、       符號價(jia) 值將推動品牌創新
  
  消費者對服裝的精神需求已經超過生理需求,服裝品牌可以代表財富、地位、生活方式、文化信仰、甚至是科技潮流,其符號價(jia) 值日益明顯。為(wei) 迎合消費者對各類符號價(jia) 值的追求,服裝品牌將加大創新力度,細分消費市場,為(wei) 服裝加入更多新的元素,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滿足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服裝市場中將出現更多的設計師品牌、針對某一類需求的專(zhuan) 業(ye) 品牌,以及獨特文化特征的小眾(zhong) 品牌。

   家紡消費由耐用品向快消品轉化 消費頻次提高

   一、       2017年家紡零售額增速呈下降趨勢
  
  2017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ye) 家紡銷售仍不太樂(le) 觀,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數據,2017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ye) 床上用品零售額售額同比下4.9%,降幅較上年擴大1.5個(ge) 百分點,是2007年以來的次低增速。
  
  二、       二三線城市零售額增速下降
  
  2017年,一線城市重點大型零售企業(ye) 床上用品零售額同比增長7.8%,為(wei) 2010年以來的次高增速,僅(jin) 次於(yu) 2011年14.5%的增速;二線城市床上用品零售額同比下降10.7%,已經是連續第五年零售額負增長,二線城市市場持續低迷;三線城市床上用品零售同比下降0.05%,低於(yu) 上年同期1.95個(ge) 百分點。
  
  三、       品牌集中度呈現上升趨勢
  
  2017年,我國家紡品牌集中度明顯上升,床上用品套件,前十品牌集中度從(cong) 2016年的35.2%上升至37.4%;床上用品各種被從(cong) 2016年的29.2%上升至32.8%;相比2007年,床上用品集中度更是呈現顯著的上升趨勢,床上用品套件前十品牌市場集中度從(cong) 2007年的29.8%上升至37.4%;而床上用品各種被前十品牌市場集中度也從(cong) 2007年的26.9%上升至32.8%。
  
  四、       品牌家紡平均單價(jia) 明顯上漲,高性價(jia) 比商品受消費者青睞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ye) 信息中心統計,2017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ye) 床上用品套件平均單價(jia) 為(wei) 595元,比上年上升60元,床上用品各種被平均單價(jia) 為(wei) 536元,比上年上升44元。2017年家紡產(chan) 品銷售平均單價(jia) 呈顯著上漲趨勢,套件價(jia) 格相比上年上升11.2%,各種被上漲8.9%,套件價(jia) 格漲幅略快於(yu) 各種被。近年家紡產(chan) 品價(jia) 格漲幅較大,相比2009年,床上用品套件和各種被的平均單價(jia) 漲幅均超過60%。由於(yu) 家紡產(chan) 品消費彈性大,家紡品牌企業(ye) 不應該過度提價(jia) ,要通過提升產(chan) 品性價(jia) 比、提高消費者消費頻率來撬動市場空間。
  
  五、       家紡由耐用品向快消品、低頻消費向高頻消費轉化
  
  過去,國人對家紡產(chan) 品的消費習(xi) 慣較為(wei) 傳(chuan) 統,隨著消費觀念的逐漸轉變,家紡由耐用品向快消品、由低頻消費向高頻消費轉變。這種轉變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家紡市場渠道產(chan) 生變革,例如,商場渠道由於(yu) 渠道體(ti) 驗性不強,盡管品質家紡消費仍然存在,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購買(mai) 相對便宜的家紡產(chan) 品,並保持較高的更換頻率。比如毛巾原來是低頻的耐用品,現在很多家庭都會(hui) 定期更換毛巾,不會(hui) 等到毛巾用破了,就會(hui) 扔掉。
  
  六、       體(ti) 現生活方式和情感共鳴的產(chan) 品受到年輕消費者青睞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別是目前最小的90後已經成年, 00後也登上消費舞台,這意味著主流消費群體(ti) 的切換基本能完成。80、90甚至00後所接受的教育與(yu) 成長環境,完全不同於(yu) 70後,他們(men) 更加注重產(chan) 品自身質量,更加在意生活方式。對於(yu) 80、90後而言,他們(men) 可能會(hui) 轉向能夠帶來內(nei) 心滿足感的商品。能引起情感共鳴的產(chan) 品得到更多青睞;代表一種生活方式的產(chan) 品,也能契合消費者的需求,也許會(hui) 成為(wei) 新的潮流。比如無印良品的床單被罩,就是通過輸出簡約生活方式來引起消費者共鳴,傳(chuan) 遞回歸生活本質的理念於(yu) 文化。
  
  七、       家紡行業(ye) 家居化成趨勢,跨界融合成效顯著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整體(ti) 家居概念的出現,讓許多消費者享受到了一站式購物的時尚與(yu) 便捷。從(cong) 窗簾、沙發、床品到牆紙、飾品、家具的整體(ti) 配套設計,比起簡單的床品展示,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增強消費者的購買(mai) 欲。其次,“大家居”提供多種款式的家居物品和多種風格組合搭配的家居風格,並隨季節和時尚變動,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搭配或組合的機會(hui) ,進而提升連帶率。第三,通過與(yu) 陶瓷、軟裝、家具等行業(ye) 的深度交流合作,通過相互支撐、嫁接出一體(ti) 化的跨界新模式,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共榮、共贏,獲得不錯的收效。
  
  八、       智造、科技、綠色發展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趨勢
  
  我國家紡企業(ye) 生產(chan) 製造技術越來越先進,產(chan) 品推陳出新越來越智能,推動了家紡產(chan) 業(ye) 從(cong) “製造”向“智造”轉型。在新零售時代,家紡行業(ye) 要進入智能化,一定要利用好大數據,加快智能化設計研發,了解客戶需求,建立整體(ti) 供應鏈智能化,並以定製化、人性化生產(chan) 為(wei) 核心思想進行智能生產(chan) 。此外,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重點中指出要推進綠色發展,“綠色服裝”、“綠色床上用品”等已成為(wei) 紡織品消費的主流,帶有綠色標誌的產(chan) 品日益博得消費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