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
大家上午好!
今天來自紡織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眾(zhong) 多企業(ye) 、中央政府有關(guan) 部門、各專(zhuan) 業(ye) 協會(hui) 、重點地區行業(ye) 組織、各產(chan) 業(ye) 集群以及金融機構、各新聞媒體(ti) 的代表相聚上海,就紡織產(chan) 業(ye) 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快推進全球布局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這是繼2013年6月在北京舉(ju) 行紡織行業(ye) "走出去"交流大會(hui) 後的又一次重要的會(hui) 議。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當前,國內(nei) 外政治經濟環境深刻變化。世界經濟整體(ti) 仍處於(yu)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深度調整階段,但各國表現有所分化。美國經濟重拾增長動力,歐盟、日本則停滯不前,巴西、俄羅斯、南非等一大批新興(xing) 國家經濟發展遭遇較大挫折,大宗商品價(jia) 格低迷,匯率波動較大。國內(nei) 經濟告別高速增長,進入結構轉型、創新驅動的新常態,在新舊動能轉換階段包括紡織業(ye) 在內(nei) 的實體(ti) 製造業(ye) 麵臨(lin) 較大困難和下行壓力。當前,在國內(nei) 各項改革全麵推進的同時,創新型自由貿易試驗園區、京津冀一體(ti) 化等重大頂層設計陸續出台,特別是"一帶一路"這一著眼於(yu) 中長期發展的重大戰略自2013年秋天首倡以來,2015年正式進入了全麵推進階段。
本次大會(hui) 以"'一帶一路'的紡織版圖"為(wei) 主題,就我國紡織產(chan) 業(ye) 加快推進全球布局、創造國際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所麵臨(lin) 的形勢、機遇和重點進行深入探討。借此機會(hui) ,談幾點看法。
一、加快產(chan) 業(ye) 跨國布局的形勢十分緊迫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紡織工業(ye) 抓住機遇,取得巨大發展成就,高度市場化的紡織產(chan) 業(ye) 鏈基本建成,成為(wei) 世界紡織投資、生產(chan) 、消費和出口第一大國。中國纖維加工總量占世界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從(cong) 1980年的10.7%上升至2014年的50%以上,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占世界比重也實現曆史性增長,2000年為(wei) 14.8%,2008年上升到30.3%,2014年繼續上升到37.4%。
但同時自金融危機以來,行業(ye) 麵臨(lin) 的國內(nei) 外挑戰愈發嚴(yan) 峻,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和可持續發展後勁麵臨(lin) 威脅。
一是全球總需求增長乏力背景下,紡織供應鏈之間的比較優(you) 勢競爭(zheng) 更加激烈。
根據波士頓谘詢報告,過去十年間,中國的勞動力、能源成本上漲以及匯率升值大大削弱了包括紡織業(ye) 在內(nei) 的製造業(ye) 領先優(you) 勢。紡織服裝業(ye) 更麵臨(lin) 產(chan) 業(ye) 工人總量短缺和資源環境約束導致成本剛性上漲的現實困難。同時,棉花國內(nei) 政策雖有所改善,但國儲(chu) 棉庫存和質量問題仍十分突出,由此造成的不確定性影響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穩定運行。這一係列因素導致的綜合成本上升在客觀上削弱了我國紡織工業(ye) 領先的國際比較優(you) 勢。例如2009-2014年期間,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的年均增速達到18.6%,超過中國同期6個(ge) 百分點。我國占日本紡織品服裝進口的市場份額也從(cong) 80%以上迅速降至去年的70%以下。
二是全球貿易政策變革正在深刻影響全球紡織供應鏈的重塑,TPP等區域貿易協定將對我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造成較大挑戰。
自從(cong) 多哈回合陷入僵局以來,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協定對全球貨物貿易帶來巨大影響。例如由於(yu) 大部分產(chan) 品雙向零關(guan) 稅,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自2010年建成後促進了我國和東(dong) 盟國家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鏈的深度融合,東(dong) 盟迅速超過日本成為(wei) 我第三大出口市場。鑒於(yu) 美國、日本巨大的市場容量以及"從(cong) 紗認定"的原產(chan) 地規則,剛結束部長級談判並進入各國立法機構審批階段的TPP給越南等國的棉紡、麵料和服裝產(chan) 業(ye) 帶來大量新增投資。此外,歐盟、日本通過調整優(you) 惠國別關(guan) 稅政策,給柬埔寨、緬甸、越南等國紡織服裝產(chan) 品零關(guan) 稅或者普惠關(guan) 稅,加速了部分國際訂單從(cong) 我國轉移至上述國家。麥肯錫谘詢公司近期對美歐40個(ge) 品牌服裝公司調查顯示,孟加拉、越南、印度、緬甸和土耳其成為(wei) 服裝采購轉移的首選地。這些國家的後發優(you) 勢不容小覷。
三是全球新一輪工業(ye) 革命和消費革命已初見端倪,中國紡織工業(ye) 突破價(jia) 值鏈低端的形勢和任務十分緊迫。
以智能製造突破為(wei) 代表的新一輪工業(ye) 革命正在開啟。德國、美國等發達工業(ye) 國家提出了"工業(ye) 4.0"和"再工業(ye) 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生產(chan) 鏈深度融合、工業(ye) 機器人和全程智能實現了創新突破和較大規模應用,工業(ye) 組織流程、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範式和全球工業(ye) 競爭(zheng) 格局麵臨(lin) 重大調整。同時,在終端消費層麵,全球數以十億(yi) 人計的消費需求朝品牌化、時尚化、個(ge) 性化和高性價(jia) 比轉變,網絡消費占比快速增加,全覆蓋網絡加上雲(yun) 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突破,使得需求端的即時海量信息對研發、生產(chan) 端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日益突出。
過去幾十年的努力,使得當前中國紡織工業(ye) 在全球供應鏈的製造環節中占據中心地位,但在全球優(you) 質原料資源掌控、美學原創設計和時尚引領能力、國際性品牌和渠道掌控這些紡織服裝業(ye) 的價(jia) 值鏈高端地帶,我們(men) 依然不夠強大。更值得關(guan) 注的是,我們(men) 與(yu) 發達國家在新一輪工業(ye) 革命中的核心軟硬件創新及服務性應用還有相當距離。另一方麵,近幾年以優(you) 衣庫為(wei) 代表的海外強勢快消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實現了大規模渠道建設,市場滲透十分迅猛,削弱了國內(nei) 服裝品牌的資本積累和發展後勁。我國紡織產(chan) 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存在被鎖定在供應製造環節的風險。
二、"一帶一路"戰略為(wei) 紡織業(ye) 國際布局創造有利環境
為(wei) 了應對諸多國內(nei) 外挑戰,創造新的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近年來,我國紡織業(ye) 的跨國布局呈現加速推進態勢。行業(ye) 眾(zhong) 多骨幹企業(ye) 進行跨國資源配置主要沿著二條主線進行:一條主線是以產(chan) 業(ye) 資本為(wei) 主導,通過綠地投資、合作進行生產(chan) 力的跨國布局,打造"中國+周邊國家"的製造基地布局模式,維持和提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領先優(you) 勢,例如以天虹、百隆東(dong) 方和華孚為(wei) 代表的中國棉紡業(ye) 已在越南投資了約200萬(wan) 錠紡紗項目;另一條主線是產(chan) 業(ye) 資本通過海外直接投資、並購,對全球範圍內(nei) 的優(you) 質原料資源、設計創新資源、品牌資源和市場渠道資源進行垂直延伸和掌控,帶動行業(ye) 整體(ti) 向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的高附加值領域滲透。例如如意在澳大利亞(ya) 的棉花農(nong) 場投資和在多國的品牌並購、富麗(li) 達收購加拿大溶解漿公司、雅戈爾收購新馬以及金昇收購歐瑞康部分資產(chan) 等。整體(ti) 上,通過海外投資實踐,行業(ye) 企業(ye) 的國際運營能力獲得較快提升。
對於(yu) 紡織業(ye) 對外投資而言,2015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一帶一路"重大倡議自2013年秋天提出以來,以今年3月發布《推動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願景與(yu) 行動》為(wei) 標誌,正在各個(ge) 層麵全力推動落實。"一帶一路"戰略作為(wei) 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ti) 做出的重大政治、經濟決(jue) 策,與(yu) 紡織服裝的部分產(chan) 能跨國重置曆史進程完全契合,給企業(ye) 更好進行國際布局提供了良好機遇。
一是在指明和引導海外重點投資區域的同時,通過國家間共贏式合作共建為(wei) 海外投資提供頂層設計和多重保障。
"一帶一路"貫穿亞(ya) 歐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dong) 亞(ya) 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而包括中國在內(nei) 、東(dong) 西橫貫兩(liang) 大經濟帶的"一路一帶"沿線目前有65個(ge) 國家,人口44億(yi) 、GDP 21萬(wan) 億(yi) 美元,分別占世界的63%、29%,貿易總量隻占全球1/4,以貿易促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帶動貿易增長的正循環潛力巨大。"一帶一路"共要推進新亞(ya) 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ya) -西亞(ya) 、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國際經濟走廊建設,其中"中國-中南半島"是目前我國紡織產(chan) 業(ye) 資本綠地投資集聚地,其餘(yu) 五個(ge) 國際經濟走廊中,中巴、孟中印緬和中國-中亞(ya) 也有我產(chan) 業(ye) 跨國布局所需的豐(feng) 富原料資源和勞動力資源,並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紡織服裝工業(ye) 也較為(wei) 繁榮,這些都是行業(ye) 進一步對外投資的潛力區域和重點國別。
為(wei) 了實現"一帶一路"宏偉(wei) 目標,今年五月中央和國務院先後出台了二份高度相關(guan) 的指導性文件,分別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的若幹意見》和《國務院關(guan) 於(yu) 推進國際產(chan) 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鼓勵紡織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走出去"思路,並對管理體(ti) 製進行改革,顯著提高對外投資的便利性。
"五通"是"一帶一路"的核心內(nei) 容。其中政策溝通是共建的重要保障。今年由國家領導人親(qin) 自推動,中國已經與(yu) 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簽署了"一帶一路"共建的一攬子重點項目。可預見的是,未來重點投資合作國別會(hui) 不斷增加。中國政府與(yu) "一帶一路"沿線政府將共同背書(shu) 支持越來越多的海外經貿合作園區、工業(ye) 園區,這有利於(yu) 紡織企業(ye) 提高落地效率、降低投資成本,形成產(chan) 業(ye) 集聚優(you) 勢。隨著中國與(yu) 各國之間簽署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和避免雙重征稅協議,在"一帶一路"區域內(nei) 對外投資的安全性和利潤流轉將更有保障。
"五通"中的資金融通則為(wei) 企業(ye) 在沿線國家投資提供了獲取優(you) 惠信貸支持的機會(hui) ,無論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銀行,還是中國工商銀行等大型商業(ye) 銀行,以及絲(si) 路基金(400億(yi) 美元)、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000億(yi) 美元)、金磚開發銀行、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都會(hui) 在國家支持下對"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優(you) 質項目提供充足的資本保障。隨著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逐步發揮區域計價(jia) 、結算及投、融資貨幣功能,也會(hui) 增強國內(nei) 紡織企業(ye) 對外投資的財務靈活性和便利性。此外,"五通"中的民心相通將通過擴大人才交流、媒體(ti) 合作、科技合作等方式,努力打消各國對於(yu) 中國資本進入的疑慮和質疑,降低投資的政治風險。
眾(zhong) 多的政治、外交和經濟資源投入,將為(wei) 包括紡織業(ye) 在內(nei) 的中國企業(ye)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創造盡可能安全、穩定的中長期經濟地理環境。
二是加速打造深度融合的國際國內(nei) 市場,為(wei) 企業(ye) 跨國布局提供各種更加優(you) 質的要素資源、目標市場及其配置保障製度。
"五通"中的設施聯通和貿易暢通至關(guan) 重要。其中設施聯通將通過大規模的陸海空國際基礎通道建設,大大增強區域內(nei) 的貨物流轉效率,促進國際運輸便利化,切實降低交易成本。而石油、天然氣、電力等基礎供應能力和管道建設,也能為(wei) 沿線國家的製造業(ye) 發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
目前世界雙邊和多邊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十分活躍。如果我們(men) 觀察世界貿易版圖和正在進行的重要FTA談判,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一帶一路"區域內(nei) 的市場一體(ti) 化是對美國在太平洋區域的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議(TPP)和美國-歐洲區域的跨大西洋貿易與(yu) 投資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TTIP)合圍的有力回應。"一帶一路"的貿易暢通將把沿線60多個(ge) 國家納入建設自貿區的視野,目前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升級版、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區升級版、區域全麵經濟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RCEP)、中國-海合會(hui) 、中國-斯裏蘭(lan) 卡自貿協定以及毗鄰的中日韓自貿區等都在積極談判過程中。
"一帶一路"區域內(nei) 的一攬子自貿協定不僅(jin) 將解決(jue) 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更主要的是創造高效的、規則趨同的一體(ti) 化大市場,能夠明顯的促進貿易新增長點,對於(yu) 紡織產(chan) 業(ye) 在區域內(nei) 的製造基地布局和紡織服裝、紡織機械的市場增量影響深遠。值得一提的是,"一帶一路"還將促進國內(nei) 一體(ti) 化的深度和廣度,通過交通、通訊、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現代化和通關(guan) 等製度一體(ti) 化安排,加速形成真正高效、統一的市場。
同時,更關(guan) 鍵的是,隨著互聯互通和大規模基礎設施現代化的實現,區域內(nei) 金融資本、人才、勞動力、能源、原料和產(chan) 品的有序、快速和自由流動,將大大提升區域內(nei) 紡織供應鏈的潛在效率,從(cong) 而單個(ge) 中國紡織企業(ye) 在區域內(nei) 不同國家進行產(chan) 業(ye) 鏈垂直一體(ti) 化經營和產(chan) 能跨國配置的可行性會(hui) 大大提升。
鑒於(yu) 地緣政治競爭(zheng) 和各國複雜國情,"一帶一路"建設必然不會(hui) 一帆風順。作為(wei) 一個(ge) 創造大量國民財富、解決(jue) 大眾(zhong) 就業(ye) 效果顯著的民生型基礎產(chan) 業(ye) ,我們(men) 有理由相信中國紡織業(ye)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預期投資將會(hui) 收獲到更多的利益。
三、"十三五"期間行業(ye) 全球布局需關(guan) 注的幾個(ge) 重點
"十三五"期間,全行業(ye) 需要以全球眼光統籌國內(nei) 國外優(you) 質資源配置,力爭(zheng) 通過"走出去"初步實現產(chan) 業(ye) 鏈跨國整合和價(jia) 值鏈的提升。要實現上述目標,要對以下幾點特別予以重視和關(guan) 注。
一是繼續保持謹慎態度,在海外布局中切實做好可行性研究和風險防控,同時不斷提升企業(ye) 總部的核心業(ye) 務能力。
從(cong) 英國到西歐、南歐和美國,再到日本,再到香港、台灣地區和韓國,再到中國大陸,世界紡織服裝的中心製造環節經曆了典型的轉移過程,跨國供應鏈體(ti) 係越發成熟,這與(yu)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所建立的國際貿易通行規則和更加開放的貿易環境密不可分。當下,WTO貿易數據證實了"中國+東(dong) 南亞(ya) "的製造中心地位:2005年至2013年,亞(ya) 洲國家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占世界比重分別從(cong) 47.1%、48.3%上升至59.8%和59.4%,年均增速均高出世界總體(ti) 增速3個(ge) 百分點。並且可預見中期內(nei) "中國+東(dong) 南亞(ya) "將繼續在世界紡織品服裝供應鏈中居於(yu) 中心地位。非洲、南美等其餘(yu) 地區,工業(ye) 化製約因素依然突出,大規模投資需要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和盡職調查。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行業(ye) 需要對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稟賦特別豐(feng) 富的非洲地區予以足夠重視,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其比較優(you) 勢和投資潛力。
應該強調,"走出去"和國際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是為(wei) 企業(ye) 增強核心競爭(zheng) 力和盈利能力而服務的。盡管"一帶一路"戰略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沿線國家的投資環境,企業(ye) 還是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戰略目標,理性判斷和選擇國際布局的方向和節奏。特別是在海外投資並購的盡職調查方麵要下功夫,對勞動力供應和成本、勞動生產(chan) 率潛力、產(chan) 業(ye) 鏈配套、基礎設施、法律和政治風險、本地運營等諸多因素統籌考慮,計算綜合成本,注重發揮投資目的地的真正優(you) 勢。
此外,要強調的是企業(ye) 國際布局的基石還在於(yu) 國內(nei) 核心業(ye) 務的繼續提升。隨著原料供應問題逐步解決(jue) ,特別是自動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生產(chan) 的大規模升級,中國紡織業(ye) 一方麵可以繼續較快提升勞動生產(chan) 率,另一方麵可以建設更高效的快速反應供應體(ti) 係。應該看到,在智能製造和"互聯網+"時代,中國紡織服裝工業(ye) 的國際比較優(you) 勢繼續提升的條件存在。同時,我國擁有紡織原料、中間工業(ye) 品和終端消費品最大消費國的地位且市場增長潛力巨大,是中國紡織產(chan) 業(ye) 繼續提升的重要基礎條件。
二是正視與(yu) 國際優(you) 秀跨國企業(ye) 的差距,切實提升跨國供應鏈管理和全球品牌運營能力。
我們(men) 需要清醒認識到,雖然目前行業(ye) 以棉紡、伟德国际英国加工業(ye) 為(wei) 重點,已經在跨國生產(chan) 力布局方麵取得一定成績,但海外並購,特別是海外品牌並購和品牌輸出方麵仍然有不少值得研究的教訓。
除開國內(nei) 市場,在國際紡織品服裝貨物貿易中,行業(ye) 骨幹企業(ye) 無疑已成為(wei) 並將通過產(chan) 能全球化繼續成為(wei) 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上核心的優(you) 質產(chan) 品提供者,並取得相應利潤。但客觀上我們(men) 缺乏以一批全球品牌為(wei) 龍頭,完全主導和構建以我為(wei) 主的跨國供應鏈並占據全球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高地的生態係統。近些年,以歐洲Zara、H&M集團和日本優(you) 衣庫為(wei) 代表的一批快時尚集團發展迅猛,根據2015福布斯全球企業(ye) 2000強數據,Zara、H&M和優(you) 衣庫的年銷售額分別達到237、223和136億(yi) 美元,年利潤分別達到33、29和7.3億(yi) 美元,與(yu) 我國一些重要骨幹品牌企業(ye) 的差距沒有縮小,反而在擴大。
要培育中國紡織業(ye) 自己的全球品牌,我們(men) 還需要不斷學習(xi) 和提升全球優(you) 質資源配置和掌控的能力。特別是在品牌價(jia) 值的維護和傳(chuan) 遞、美學創意資源的全球利用、優(you) 質原料和成品製造的供應鏈管理、不同國別市場的進入管理以及包括人力資源、財務、稅務在內(nei) 的全球基礎管控運營方麵要下苦功夫。我們(men) 希望骨幹企業(ye) 能夠以我國巨大內(nei) 銷市場為(wei) 後盾,在國內(nei) 市場國際化競爭(zheng) 中提高品牌運營能力和可持續發展後勁,為(wei) 成長為(wei) 全球優(you) 勢企業(ye) 練好內(nei) 功。
三是全行業(ye) 要進一步協同協作,在境外適宜區域建設中國紡織服裝工業(ye) 園區進行積極探索。
隨著亞(ya) 投行、絲(si) 路基金以及國內(nei) 政策性、商業(ye) 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入實質性運作,互聯互通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勢在必行,我國紡織行業(ye) 重點投資的東(dong) 南亞(ya) 、印巴和中亞(ya) 國家會(hui) 較快地改善基礎設施水平,提高物流效率,投資環境整體(ti) 趨好。鑒於(yu) 重點經貿合作園區是國際產(chan) 能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載體(ti) ,中紡聯將積極發揮政府和企業(ye) 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在重點經濟走廊中的適合國家和區域,支持我骨幹企業(ye) 單獨或者合作建設專(zhuan) 項的紡織產(chan) 業(ye) 園區。專(zhuan) 項園區將更有利於(yu) 產(chan) 業(ye) 上下遊和相關(guan) 配套的集聚,提高運營效率和效益,也有利於(yu) 爭(zheng) 取主權國家間的協議性支持,更好的保障企業(ye) 海外投資安全。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紡織業(ye) 作為(wei) 與(yu) 人類生存密切相關(guan) 的永不落幕的基礎性產(chan) 業(ye) ,將在全球消費者向往更美好生活的時代更加繁榮。中國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有能力,更有信心,抓住曆史機遇,通過全球產(chan) 能合作與(yu) 優(you) 質資源配置,更好地實現建設紡織科技強國、品牌強國、可持續發展強國和人才強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