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中國企業(ye) “走出去”
“走出去”企業(ye) 要正確運用營銷策略
越南是中國企業(ye) 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有利舞台,近年來越南經濟形勢保護增長的態勢,據2005年數據表明,越南麵積32.96萬(wan) 平方公裏,人口8300萬(wan) ,越南GDP突破530億(yi) 美元,人均GDP達到640美元。據越南《經濟時報》報道的數據顯示,越南全國商品和服務零售總額增長20.2%,扣除物價(jia) 上漲因素,同比仍增長11.5%。2005年越南人均社會(hui) 商品零售額373美元,比中國廣西高22美元。目前,越南政府堅持把國家的穩定放在首位,經濟改革先於(yu) 政治改革,並不斷重申堅持革新開發的政策,加強同地區和全球經濟的融合。
越南市場營銷工作是一項跨越國界的市場營銷行為(wei) ,它是國內(nei) 營銷在國際市場上的延伸,有很多的相同之處。但由於(yu) 它是在兩(liang) 個(ge) 國家範圍內(nei) 進行與(yu) 國內(nei) 營銷法律法規、經濟體(ti) 製、各不相同,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狀況、技術水平、社會(hui) 文化、消費方式、消費習(xi) 慣、自然環境及競爭(zheng) 環境,比國內(nei) 營銷有很大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雖然中國企業(ye) 己經開始進入越南市場,但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中企營銷失誤降低產(chan) 品在越南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
1.中國企業(ye) 普遍缺乏國際營銷觀念,短期經濟行為(wei) 占據主流地位。部分企業(ye) 不重視研究越南消費者的需求心理和行為(wei) 的發展趨勢,隻關(guan) 心自己的產(chan) 品銷售,甚至有的企業(ye) 抱定“賺一筆是一筆”的狹隘觀念,將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推到越南市場上,坑害越南的消費者,在越南消費者心目中造成了惡劣的首因效應,他們(men) 普遍把中國產(chan) 品看成低檔產(chan) 品甚至假冒偽(wei) 劣的“代名詞”,導致越南消費者對中國高檔產(chan) 品也開始不信任。
2.中國企業(ye) 對越南市場和越南消費者認識不足。在不少中國企業(ye) 沒有認真研究越南經濟的發展、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消費者購買(mai) 行為(wei) 的變化,仍以十多年前的目光看待這一市場,比較普遍的思路是“簡單貿易”:搞一個(ge) 公司,帶兩(liang) 三個(ge) 人過來,找兩(liang) 個(ge) 經銷商,把產(chan) 品賣過來,簡化再簡化,價(jia) 格壓低,不考慮品牌建立,也不考慮服務。不少失敗案例足以證明,一個(ge) 企業(ye) 過來兩(liang) 三年仍沒有起色,隨即而來的就是歡送會(hui) 和告別。越南經濟發展速度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其特點是“國貧民富,南北差異大”,不久前,《環球時報》記者赴越南采訪,發現越南人生活質量已不在中國人之下。再加上越南全社會(hui) 都非常重視扶弱濟貧,貧困人口由10年前占人口總數的58%下降到現在的22%,被聯合國列為(wei) 扶貧成效顯著的國家。越南是一個(ge) 對中檔以上產(chan) 品有大量需求的市場,消費者追求質量穩定,價(jia) 格便宜,產(chan) 品豐(feng) 富、時尚新潮,對耐用品需要長期售後服務等。
3.沒有品牌意識,沒有長遠規劃。至今多數開發越南市場的企業(ye) 仍然沒有長遠的品牌意識,不重視信用建設,隻做一些小而零散的生意,除“TCL”、“新希望”、“力帆”少數幾個(ge) 品牌外,越南市場上家喻戶曉的中國品牌不多,即使是在越南市場上經營多年的“力帆”摩托車品牌,在售後服務方麵還有較大的漏洞,在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直接投資產(chan) 品的衝(chong) 擊下,銷售量萎縮。
4.缺乏一個(ge) 全麵的、有助於(yu) 自身發展的網絡支持。由於(yu) 過去我國企業(ye) 很少,甚至沒有與(yu) 越南國家的企業(ye) 打交道。進人越南之時,往往找不到理想、適合的企業(ye) 夥(huo) 伴,有的甚至連進入都感到困難重重。所以,不少中國企業(ye) 進入越南市場時,往往事先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僅(jin) 憑一腔熱情,隨心所欲,盲目投資,有時很可能投資在一些夕陽產(chan) 業(ye) 。例如中國摩托車企業(ye) 重複投資在越南的摩托車行業(ye) ,由於(yu) 過多中國摩托車企業(ye) 重複進入越南市場,導致最後是多家中國企業(ye) 內(nei) 部的“窩裏鬥”,最後反而失去了對越南摩托車市場的主導權。
5.普遍缺乏開拓越南市場的優(you) 秀人才。日前,大多數中國企業(ye) 營銷人員不具備在越南市場上顯身手的能力,越語水平不高、越南市場營銷概念模糊、營銷手段缺乏,缺少正規越南文化教育背景和更好的外語應用能力,沒有廣泛的文化知識和溝通能力,無法對東(dong) 道國的文化及時適應和進行文化滲透,由於(yu) 沒有優(you) 秀的越南市場營銷人才,即使企業(ye) 高層有進行越南市場營銷的意圖,也是心有餘(yu) 而力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