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行業(ye) 領導縱談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行業(ye) 領導縱談»
徐迎新:紡織行業(ye) 進入跨國布局新階段
徐迎新:紡織行業(ye) 進入跨國布局新階段
2014年,我國由資本輸入國向資本輸出國轉變,“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也大手筆地進入實施階段,作為(wei) 較早深度參與(yu) 國際市場的紡織服裝業(ye) ,“走出去”、“全球化”、“跨國資源配置”等成為(wei) 行業(ye) 在新常態下轉型升級的熱點詞匯。如何更好地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企業(ye) 通過高效、合理的跨國資源配置,提升其在世界價(jia) 值鏈中的地位,最終實現紡織強國的目標,是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在紡織工業(ye) “十三五”規劃中重點關(guan) 注的議題之一。
新春前夕,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助理、中國國際貿促會(hui) 紡織行業(ye) 分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徐迎新向《中國紡織報》記者表示,我國紡織業(ye) 已進入跨國布局新階段,行業(ye) 需要通過積極穩妥的“走出去”,打造跨國供應鏈、保持可持續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同時通過品牌、技術、市場渠道的向外拓展或合作實現在全球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的位置提升。今年,市場部將以專(zhuan) 題投資講座、海外市場考察、圓桌論壇等形式,為(wei) 行業(ye) 提供更加細致、深入的服務,助企業(ye) 走得更遠、更好。
打造“中國+N”跨國供應鏈
去年以來,我國紡織業(ye) 總量增速明顯放緩。隨著生產(chan) 要素成本不斷上漲,棉花價(jia) 格近3年持續高於(yu) 國際市場30%以上;環保成本的逐年提升,也使我國紡織行業(ye) 在國際競爭(zheng) 中的成本優(you) 勢逐漸減退。
如何有效破解這些製約因素,使我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中占據更為(wei) 有利的位置?答案就是利用跨國資源配置,打造“中國+配套國家”的供應鏈。這是我國應對國內(nei) 外挑戰、拓展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鼓勵企業(ye) 進行跨國資源配置的一個(ge) 主要手段。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紡織服裝企業(ye) 在國外設立工廠約2600多家,分布在108個(ge) 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在棉紡和伟德国际英国領域,我國已經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天虹集團在越南啟動了2個(ge) 棉紡項目和1個(ge) 紡織工業(ye) 園區項目,產(chan) 能達到100萬(wan) 紗錠,有效規避了國內(nei) 高棉價(jia) 風險,並充分利用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的零關(guan) 稅政策將產(chan) 品返銷大陸,獲得了較好的回報。浙江科爾集團充分利用美國的棉花原料優(you) 勢和土地、能源成本優(you) 勢,在南卡羅來納州投資氣流紡項目。還有很多大型伟德国际英国優(you) 勢企業(ye) ,如申洲國際、東(dong) 渡集團、AB集團等都在柬埔寨、越南等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進行綠地投資,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中國智造”助推自主品牌突圍
跨國資源配置的另一大任務是將我國紡織業(ye) 從(cong) “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為(wei) “中國智造”,鼓勵和引導企業(ye) 在原料掌控、品牌和技術層麵進行資產(chan) 收購,以求在價(jia) 值鏈的高端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並將更多自主品牌推向國際市場。
事實上,我國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對發達國家的品牌技術及上遊原料進行並購的案例正在日益增多。例如,如意集團收購澳大利亞(ya) 棉田農(nong) 場、富麗(li) 達集團並購加拿大紐西爾溶解漿公司、中銀絨業(ye) 收購世界知名的英國羊絨紗線生產(chan) 商鄧肯紗廠。這些都是企業(ye) 在破除資源保障瓶頸、獲取品牌和技術溢價(jia) 等層麵進行的努力。
與(yu) 此同時,部分優(you) 秀企業(ye) 通過不同方式開啟了品牌國際化的道路。第一種方式是企業(ye) 麵向海外市場專(zhuan) 門創立自主品牌,如東(dong) 尚和BASIC EDITIONS;第二種方式為(wei) 企業(ye) 將國內(nei) 自主品牌進行國際化延伸,如波司登、江南布衣和愛慕等;第三種方式是企業(ye) 先做代工,當掌握了一定客戶需求和海外渠道特征,再向品牌化發展;最後一種方式是通過海外並購,購買(mai) 現有品牌及其市場渠道和設計資源等。如2013年10月,萬(wan) 事利成功收購具有120多年曆史的法國絲(si) 綢企業(ye) MARCROZIER,並邀請原愛馬仕絲(si) 綢控股集團CEO加盟萬(wan) 事利集團進行品牌運營。
理性投資降低“走出去”失敗率
盡管如此,還有許多紡織企業(ye) 投資失敗的案例值得行業(ye) 深思。成功企業(ye) ,各有各的特點;而失敗企業(ye) 則不乏眾(zhong) 多相同因素。對此,徐迎新表示,很多“走出去”的企業(ye) 之所以敗興(xing) 而歸,一方麵是因為(wei) 對投資和收購的風險評估不足,另一方麵是因為(wei) 我國企業(ye) 存在缺乏國際化運作能力和品牌營銷能力。由此,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希望引導紡織企業(ye) 能在國家大戰略的背景下形成合力,抱團合作式進行對外投資,降低投資風險。
此外,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市場部今年還將在4方麵深化相關(guan) 服務:一是建立數據庫,跟蹤對外投資企業(ye) 情況並匯總、分析;二是繼續帶領企業(ye) 充分考察市場。近兩(liang) 年,市場部已經帶領企業(ye) 考察了美國、緬甸、印度和孟加拉國,今年將帶隊出訪考察的重點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ya) ;三是增強企業(ye) 、協會(hui) 和政府三方的互動,做好溝通服務;四是為(wei) 企業(ye) 組織交流培訓。徐迎新表示:“3月18日即將在上海舉(ju) 辦的中國國際麵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hui) 上,我們(men) 特意組織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ye) 境外投資係列講座’,邀請金融專(zhuan) 家和投資專(zhuan) 家針對境外融資和風險等方麵為(wei) 有意願‘走出去’的企業(ye) 提供培訓服務。”為(wei) 了讓中國紡織服裝企業(ye) 走得更穩、更遠、更好,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市場部將全力為(wei) 企業(ye) 走出去做好服務。
新春前夕,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助理、中國國際貿促會(hui) 紡織行業(ye) 分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徐迎新向《中國紡織報》記者表示,我國紡織業(ye) 已進入跨國布局新階段,行業(ye) 需要通過積極穩妥的“走出去”,打造跨國供應鏈、保持可持續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同時通過品牌、技術、市場渠道的向外拓展或合作實現在全球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的位置提升。今年,市場部將以專(zhuan) 題投資講座、海外市場考察、圓桌論壇等形式,為(wei) 行業(ye) 提供更加細致、深入的服務,助企業(ye) 走得更遠、更好。
打造“中國+N”跨國供應鏈
去年以來,我國紡織業(ye) 總量增速明顯放緩。隨著生產(chan) 要素成本不斷上漲,棉花價(jia) 格近3年持續高於(yu) 國際市場30%以上;環保成本的逐年提升,也使我國紡織行業(ye) 在國際競爭(zheng) 中的成本優(you) 勢逐漸減退。
如何有效破解這些製約因素,使我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中占據更為(wei) 有利的位置?答案就是利用跨國資源配置,打造“中國+配套國家”的供應鏈。這是我國應對國內(nei) 外挑戰、拓展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鼓勵企業(ye) 進行跨國資源配置的一個(ge) 主要手段。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紡織服裝企業(ye) 在國外設立工廠約2600多家,分布在108個(ge) 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在棉紡和伟德国际英国領域,我國已經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天虹集團在越南啟動了2個(ge) 棉紡項目和1個(ge) 紡織工業(ye) 園區項目,產(chan) 能達到100萬(wan) 紗錠,有效規避了國內(nei) 高棉價(jia) 風險,並充分利用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的零關(guan) 稅政策將產(chan) 品返銷大陸,獲得了較好的回報。浙江科爾集團充分利用美國的棉花原料優(you) 勢和土地、能源成本優(you) 勢,在南卡羅來納州投資氣流紡項目。還有很多大型伟德国际英国優(you) 勢企業(ye) ,如申洲國際、東(dong) 渡集團、AB集團等都在柬埔寨、越南等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進行綠地投資,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中國智造”助推自主品牌突圍
跨國資源配置的另一大任務是將我國紡織業(ye) 從(cong) “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為(wei) “中國智造”,鼓勵和引導企業(ye) 在原料掌控、品牌和技術層麵進行資產(chan) 收購,以求在價(jia) 值鏈的高端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並將更多自主品牌推向國際市場。
事實上,我國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對發達國家的品牌技術及上遊原料進行並購的案例正在日益增多。例如,如意集團收購澳大利亞(ya) 棉田農(nong) 場、富麗(li) 達集團並購加拿大紐西爾溶解漿公司、中銀絨業(ye) 收購世界知名的英國羊絨紗線生產(chan) 商鄧肯紗廠。這些都是企業(ye) 在破除資源保障瓶頸、獲取品牌和技術溢價(jia) 等層麵進行的努力。
與(yu) 此同時,部分優(you) 秀企業(ye) 通過不同方式開啟了品牌國際化的道路。第一種方式是企業(ye) 麵向海外市場專(zhuan) 門創立自主品牌,如東(dong) 尚和BASIC EDITIONS;第二種方式為(wei) 企業(ye) 將國內(nei) 自主品牌進行國際化延伸,如波司登、江南布衣和愛慕等;第三種方式是企業(ye) 先做代工,當掌握了一定客戶需求和海外渠道特征,再向品牌化發展;最後一種方式是通過海外並購,購買(mai) 現有品牌及其市場渠道和設計資源等。如2013年10月,萬(wan) 事利成功收購具有120多年曆史的法國絲(si) 綢企業(ye) MARCROZIER,並邀請原愛馬仕絲(si) 綢控股集團CEO加盟萬(wan) 事利集團進行品牌運營。
理性投資降低“走出去”失敗率
盡管如此,還有許多紡織企業(ye) 投資失敗的案例值得行業(ye) 深思。成功企業(ye) ,各有各的特點;而失敗企業(ye) 則不乏眾(zhong) 多相同因素。對此,徐迎新表示,很多“走出去”的企業(ye) 之所以敗興(xing) 而歸,一方麵是因為(wei) 對投資和收購的風險評估不足,另一方麵是因為(wei) 我國企業(ye) 存在缺乏國際化運作能力和品牌營銷能力。由此,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希望引導紡織企業(ye) 能在國家大戰略的背景下形成合力,抱團合作式進行對外投資,降低投資風險。
此外,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市場部今年還將在4方麵深化相關(guan) 服務:一是建立數據庫,跟蹤對外投資企業(ye) 情況並匯總、分析;二是繼續帶領企業(ye) 充分考察市場。近兩(liang) 年,市場部已經帶領企業(ye) 考察了美國、緬甸、印度和孟加拉國,今年將帶隊出訪考察的重點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亞(ya) ;三是增強企業(ye) 、協會(hui) 和政府三方的互動,做好溝通服務;四是為(wei) 企業(ye) 組織交流培訓。徐迎新表示:“3月18日即將在上海舉(ju) 辦的中國國際麵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hui) 上,我們(men) 特意組織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ye) 境外投資係列講座’,邀請金融專(zhuan) 家和投資專(zhuan) 家針對境外融資和風險等方麵為(wei) 有意願‘走出去’的企業(ye) 提供培訓服務。”為(wei) 了讓中國紡織服裝企業(ye) 走得更穩、更遠、更好,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市場部將全力為(wei) 企業(ye) 走出去做好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