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行業(ye) 領導縱談

楊永元 :絲(si) 綢 在“新常態”下尋求突破

來源:中國紡織報 | 發布日期:2015-01-12
  2014年,國內(nei) 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政策刺激消化期三期疊加,工業(ye) 經濟出現新困難和新挑戰。在經濟發展“新常態”大環境下,中國絲(si) 綢行業(ye) 經濟增速放緩,行業(ye) 運行經受了較大的下行壓力,但繭絲(si) 綢企業(ye) 堅持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升級,努力化解各種矛盾,使絲(si) 綢行業(ye) 在困境中取得穩定發展,亮點頻出。
  
  一是11月在北京召開的亞(ya) 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hui) 使中國絲(si) 綢概念著實火了起來。
  
  APEC期間,吳江鼎盛、達利(浙江)等企業(ye) 開發的高端優(you) 質真絲(si) 麵料製成的“新中裝”隨著各國領導人閃亮登場,贏得了世界的高度關(guan) 注。這是絲(si) 綢行業(ye) 的榮耀,也為(wei) 我國絲(si) 綢行業(ye) 接下來的發展形成一大利好。
  
  二是通過建立高檔絲(si) 綢標誌網上公共服務平台等多方麵的舉(ju) 措,持續、多維度推動高檔絲(si) 綢標誌的宣傳(chuan) ,充分發揮標誌企業(ye) 對於(yu) 全行業(ye) 的引領、示範作用,助力企業(ye) 拓展國內(nei) 、國際市場,進一步提升了一批絲(si) 綢領軍(jun) 企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和市場影響力。
  
  三是絲(si) 綢行業(ye) 標準化製定工作有了重大突破。2014年,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了首個(ge) 由我國主導製定的絲(si) 綢國際標準ISO15625:2014《生絲(si) 疵點條幹電子檢測試驗方法》國際標準。
  
  該項標準填補了世界生絲(si) 電子檢測領域的技術空白,是我國絲(si) 綢行業(ye) 乃至紡織工業(ye) 第一個(ge) 原創性國際標準,對加快世界生絲(si) 電子檢測技術發展具有曆史性裏程碑意義(yi) ,提升了我國絲(si) 綢標準的國際話語權。接下來,中國絲(si) 綢協會(hui) 將組織有關(guan) 部門落實《〈生絲(si) 電子檢測實驗方法〉國際標準推廣》項目,推動國家標準執行。
  
  目前,我國絲(si) 綢行業(ye) 也麵臨(lin) 著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產(chan) 業(ye) 步入平緩發展期,蠶絲(si) 持續受到棉花、化纖等多種纖維的激烈競爭(zheng) ,節能減排形勢日趨嚴(yan) 峻等。而且,這些挑戰在今後一段時期內(nei) 仍將持續存在。
  
  2015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承接“十三五”創新發展的關(guan) 鍵之年。
  
  麵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國絲(si) 綢協會(hui) 將努力適應新情況和新變化,突出以“堅持服務宗旨、堅持改革發展、堅持調查研究、堅持不斷創新”為(wei) 抓手,著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繼續貫徹和落實商務部等八部委《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促進繭絲(si) 綢行業(ye) 健康發展的意見》文件精神,認真做好“十三五”繭絲(si) 綢行業(ye) 發展規劃編製工作,深入推進商務部高檔絲(si) 綢標誌市場化建設和生絲(si) 電子檢測國際標準項目實施;積極探索涉農(nong) 經濟市場化運作規律,及時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努力解決(jue) 製約行業(ye) 發展的主要矛盾,引導行業(ye) 提高裝備科技水平,增強產(chan) 品的研發創新,推動實施品牌戰略,以市場化為(wei) 發展方向,以產(chan) 品為(wei) 中心,以文化為(wei) 基點,以創新驅動行業(ye) 轉型升級與(yu) 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記者觀察
  
  絲(si) 綢企業(ye) 應善用多元渠道
  
  本報記者 信義(yi)
  
  約有60%的絲(si) 綢企業(ye) 去年在淘寶、京東(dong) 等電商銷售平台開設了品牌網店,35%的企業(ye) 網上銷售額超過了500萬(wan) 元。
  
  根據中國絲(si) 綢協會(hui) 初步估算,我國全絲(si) 綢行業(ye) 2014年網上銷售額超過10億(yi) 元,電商已悄然成為(wei) 絲(si) 綢行業(ye) 拓展內(nei) 銷市場的新渠道。
  
  一方麵,互聯網為(wei) 絲(si) 綢行業(ye) 從(cong) “店商”轉型到“電商”提供了技術支撐。我國雖是絲(si) 綢生產(chan) 大國,卻不是絲(si) 綢消費大國。據統計,我國人均消費絲(si) 綢不到30克。而在互聯網時代,電商對於(yu) 絲(si) 綢服裝、服飾和家紡等產(chan) 品的銷售起到了促進作用。
  
  另一方麵,當前我國繭絲(si) 綢產(chan) 業(ye) 的生產(chan) 製造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離信息化、智能化差距較大,轉型升級任務很重,絲(si) 綢行業(ye) 也可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加速實現工業(ye) 化與(yu) 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此外,要擴大絲(si) 綢消費,不僅(jin) 要在終端產(chan) 品的舒適度、華貴上做文章,而且要在渠道模式、服務上要有新突破。比如,絲(si) 綢之路集團計劃打造全國首家“絲(si) 綢家紡4S店”。消費者在店內(nei) 既可以買(mai) 到心儀(yi) 的絲(si) 綢產(chan) 品,又可以自主參與(yu) 設計,開啟全新的消費模式。
  
  總之,互聯網思維和技術給繭絲(si) 綢行業(ye) 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時代,在新競爭(zheng) 形勢下,傳(chuan) 統繭絲(si) 綢行業(ye) 應善用新技術、新思維,才能創造新業(ye) 績。

 

免責聲明:伟德国际英国對紡織貿促網上所刊登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請您自行甄別。由於信賴本網任何信息所產生的風險或損失均由您自行承擔,與我會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