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展會報道

2014中國國際產紡展:首次獨立展出 成效卓著

  9月24日,由伟德国际英国、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以及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CINTE 2014年中國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展覽會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啟幕。

  作為(wei)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亞(ya) 洲最大專(zhuan) 業(ye) 展,本屆展會(hui) 規模再創新高。展會(hui) 麵積達到35000平方米,比上屆增長40%,占據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3個(ge) 展館,分別是E5、E6、E7館,其中E7為(wei) 海外館。參展企業(ye) 有460多家。

 

行業(ye) 領導參觀產(chan) 紡展

 

領導參觀產(chan) 紡展企業(ye) 展位

 

展位前人流如織

 

  展會(hui) 首次獨立展出,受到行業(ye) 人士的多方肯定。從(cong) 事芳綸等特種纖維研發與(yu) 生產(chan) 的高新技術企業(ye) 煙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宋西全表示,通過展會(hui) 接觸了很多國外客戶,整體(ti) 展會(hui) 的專(zhuan) 業(ye) 度提升,專(zhuan) 業(ye) 人士到訪成效顯著。佛山市南海比得福無紡布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偉(wei) 雄表示,到展位谘詢的人士多為(wei) 對口的業(ye) 內(nei) 人士,參展效率大幅提升。

  本屆展會(hui) 不僅(jin) 吸引了國內(nei) 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參展,如恒天集團、北京紡控、上海紡控、古纖道、必得福、海利得、美亞(ya) 等,還吸引了集群企業(ye) 集中參展,如中國環保濾料產(chan) 業(ye) 名鎮江蘇阜寧、中國過濾布名城浙江天台、中國非織造布製品名鎮湖北仙桃,以及以繩線網類紡織品著稱的安平。

  海外展商方麵,共有來自22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近150家海外展商參與(yu) 。其中,由德國聯邦經濟與(yu) 科技部、德國紡織和時裝業(ye) 聯會(hui) 和法蘭(lan) 克福展覽公司合辦的德國展團,有35家在紡織科技、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非織造和塗層麵料行業(ye) 的領軍(jun) 企業(ye) 參加,如歐瑞康、特呂茨勒、迪羅、奧特發集團、林道爾·多尼爾等。法國也第一次以展團形式出現在中國國際產(chan) 紡展上。

 

創新產(chan) 品展示區

 

  展會(hui) 中,2014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創新產(chan) 品/技術集中亮相。57個(ge) 項目均由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協會(hui) 嚴(yan) 格遴選,涵蓋土工與(yu) 建築用、醫療與(yu) 衛生用、過濾與(yu) 分離用、交通工具用、結構增強用、安全防護用、線繩帶類紡織品及原料和設備重點領域。

 

相關(guan) 鏈接:2014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創新產(chan) 品/技術名單

 

技術交流區

 

  展會(hui) 同期舉(ju) 辦多場中外國際行業(ye) 論壇、最新科技和產(chan) 品技術交流會(hui) 等。如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hui) 議、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協會(hui) 三屆八次常務理事會(hui) 等。展會(hui) 還設立技術交流報告區,在上屆展會(hui) 26場次的規模上繼續擴大,已擴大至兩(liang) 個(ge) 區域,場次也翻倍。現場交流不僅(jin) 帶動展會(hui) 人氣,更成為(wei) 企業(ye) 現場深入展示自身形象的絕佳平台,讓企業(ye) 真正感受到這是一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有技術含量的展會(hui) 。

 

 

 

 

 展品展示

 

  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王天凱在觀展後表示,行業(ye) 的整體(ti) 水平有了極大提升,與(yu) 國際方麵的差距正在縮小,與(yu) 終端和用戶的結合進一步緊密,行業(ye) 發展潛力巨大。

  據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共生產(chan) 各類非織造布388.9萬(wan) 噸,同比增長11.67%;固定資產(chan) 投資176億(yi) 元,同比20.33%;出口19.7億(yi) 美元,增長21.3%。2014年上半年行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更是超過50%。

  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李陵申表示,技術創新已經成為(wei) 驅動行業(ye) 進步的重要力量,中國的非織造布行業(ye) 已經進入了一個(ge) 以超細纖維、組合應用技術、高新設備紛紛湧現的發展時期。未來行業(ye) 將在個(ge) 性化解決(jue) 方案、多種複合技術促成的性能優(you) 勢、高效與(yu) 輕量化完美結合,以及性價(jia) 比與(yu) 可替代性等方麵獲得更大機遇。

 

(潘峰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