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展會報道

鄭植藝:產業升級呼喚高新技術裝備

  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世界經濟探底回升趨勢基本確定,中國經濟企穩回升態勢基本明朗,世界及中國紡織化纖工業仍將繼續對社會發展產生重大推動作用。
  
  在新形勢下,我國化纖工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那些常規技術設備在長期的市場應用中已經發揮了淋漓盡致的作用,而適應化纖工業新時期發展需要的高新技術裝備成為行業亟需。可以預見,高新技術裝備將在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們非常希望在本屆紡機展上看到更多這方麵的展示,進行更深入的交流、探討與合作。
  
  目前,化纖行業結構調整初現成效,技術進步明顯加快。在聚酯滌綸行業,裝置規模大型化、短程化趨勢更加明顯,聚酯單套規模40萬噸/年(一頭兩尾)和單套單線30萬噸/年生產線相繼建設投產,節能降耗、在線添加、乙醛回收等綜合利用技術及液相增粘產業化應用技術問世推廣。在粘膠纖維行業,阻燃纖維、竹纖維、麻賽爾纖維等新產品,原液自控裝備、含環形噴頭技術的紡絲機、闊液木漿應用技術、廢氣治理新技術等新裝備新技術不斷湧現,年產4萬噸的大型化粘膠短纖維生產線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在高性能纖維材料行業,1000噸級高性能碳纖維及原絲生產線投產運行,下遊製品生產線正在建設;1000噸級芳綸1313、聚苯硫醚纖維國產化、產業化生產裝置建成投產;首條幹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工業化生產線建成投產,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此外,錦綸、氨綸、再生化纖等行業的技術裝備水平也得到較大提升。
  
  麵對資源、能源、環境的約束,化纖裝備研發麵臨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占地麵積、節約資源和能源、提高環保水平等問題。因此,通過加強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國際先進技術,實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紡織化纖裝備的重大突破任務艱巨。具體來說,一是提高傳統紡織化纖關鍵整機的技術水平;二是加快產業用紡織品機械的開發和產業化;三是加強高效、短流程等節能減排設備和能源、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四是以提高專用基礎件、配套件可靠性為切入點,加大紡織化纖機械專用基礎件、配套件的研發和產業化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