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國內資訊

促消費擴內需,政策再發力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5%;1-11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漲0.3%。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0%,環比下降0.3%。
  
  “11月份,受食品、能源價格波動下行等因素影響,CPI有所下降;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與上月相同,繼續保持溫和上漲。11月份,受國際油價回落、部分工業品市場需求偏弱等因素影響,全國PPI環比由平轉降,同比降幅擴大。”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在解讀時指出。
  
  分析稱,11月核心CPI同比保持穩定正增長,意味著當前並未形成通縮格局,但低通脹現象值得重視。隨著穩增長、促消費政策的落地,各地兩節保供措施的落實,多措並舉做好市場保供穩價,預計2023年全年CPI同比增速為0.3%。而隨著國際油價繼續下行帶動上遊工業價格繼續下跌,預計PPI同比增速為-3.1%。
  
  11月CPI、PPI有所下降
  
  11月CPI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從環比看,CPI下降0.5%。“11月消費物價降幅超預期,主要受農產品供應充裕疊加偏暖氣溫造成環節費用降低等因素影響,食品價格超季節性下降。同時,國際油價下行帶動國內汽油價格下跌,旅遊淡季導致服務價格下跌,也對物價形成了拖累。”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蘇劍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具體來看,11月,食品中,鮮菜、雞蛋和水產品等鮮活食品價格環比分別下降4.1%、3.1%和1.6%,降幅均超季節性水平,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13個百分點;豬肉價格超季節性回落,環比下降3.0%;非食品中,國內汽油價格環比下降2.8%,為今年以來最大降幅,影響CPI下降約0.10個百分點;旅遊出行進入淡季,飛機票、賓館住宿、旅遊和交通工具租賃費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2.4%、8.7%、5.9%和2.8%。
  
  值得一提的是,11月核心CPI保持穩定:11月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更能體現基本物價水平的核心CPI同比上漲為0.6%,漲幅與上月持平。有統計顯示,該數據今年以來一直保持在0.4%以上的增長區間。“當月核心CPI同比保持穩定正增長,意味著當前並未形成通縮格局,但低通脹現象值得重視,後期促消費政策空間很大。”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
  
  PPI方麵,從同比看,11月下降3%,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從環比看,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3%。
  
  數據顯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3.4%,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下降約2.61個百分點。其中,采掘工業價格同比下降7.3%,原材料工業價格同比下降3.2%,加工工業價格同比下降3.1%。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孟慶斌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PPI的下滑意味著工業需求端不振,但與6月份的同比下降5.4%相比,11月份PPI下降幅度有較大收窄。“後續穩增長政策仍需持續發力”。
  
  穩物價政策再加力
  
  今年以來,國內物價總體呈低位運行態勢。記者注意到,近期,為保障物價平穩運行,各方協同發力,推動消費需求持續回暖。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年內第三批中央儲備豬肉收儲工作,推動生豬價格合理回升;廣東、四川、遼寧等地密集發放新一輪消費券,搶抓年末消費旺季;物美超市近日上市2萬頭平價豬,增加年終市場供應,並將根據市場需求,陸續增加豬肉供應量……最新發布的一係列數據也釋放出需求回暖、市場信心穩步增強的鮮明信號:11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13.1點,比上月提高1.2點;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升至53.3%,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3.4%,比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指數升至52.2%,其中新訂單指數升至53%,重回擴張區間;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至55.8%,繼續位於較高景氣區間。
  
  同時,政策也在持續發力擴內需。12月8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以往強調擴大內需,主要從加大投資力度角度入手,各部門政策經驗比較豐富,但促消費方麵的力度往往相對偏小。”王青說,本次會議強調“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意味著宏觀調控思路或正在發生變化。
  
  展望下一階段,王青表示,盡管12月CPI同比轉正難度較大,但伴隨“豬周期”逐步走出底部,居民消費進一步修複,2024年CPI同比中樞有望從今年0.4%的低位逐步回升至1.3%左右,通縮風險會進一步弱化。“12月PPI環比或仍將小幅下跌,但當月翹尾因素會有明顯回升,這將拉動PPI同比跌幅收窄至-2.8%左右。”
  
  蘇劍預測,CPI方麵,在生豬供給仍高、疫後需求邊際改善以及中央儲備政策幹預下,預計豬價或將觸底回升;鮮菜鮮果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如極端天氣帶來產量下降和物流倉儲成本上升,因此存在一定程度波動性,預計其價格將持續增長;服務價格隨經濟提振將保持平穩增長,工業消費品價格則隨上遊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繼續回落。“預計2023年全年CPI同比增速約為0.3%。”
  
  “PPI方麵,隨著疫情衝擊對供應鏈的影響逐漸消退,在全球流動性收緊下歐美發達國家經濟麵臨衰退,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整體或將繼續震蕩回落,疊加高基數效應,預計2023年PPI同比增速約為-3.1%。”蘇劍說。
  
  下一步如何在政策層麵繼續加力促消費穩增長,專家提出相關建議。孟慶斌認為,促就業、穩消費勢在必行,其中如何激活民營經濟是核心點。激活民營經濟的重中之重在於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優化營商環境、有效保護民營企業家合法所得等。這些需要政策製定者最大限度發揮想象力,通過出台一係列政策組合拳方可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