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國內資訊

防止棉花市場暴漲暴跌是當務之急

    2010年,棉價(jia) 猶如一匹脫疆的野馬,先是向上狂奔,後又急轉直下,劃了一條“瘋狂的軌跡”。這輪棉價(jia) 的暴漲暴跌嚴(yan) 重影響了市場秩序,影響企業(ye) 的長遠規劃和穩定發展。有服裝企業(ye) 老板感歎時來運轉,但同時也擔心棉價(jia) 會(hui) 再次上漲。“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得知棉價(jia) 最近暴跌,幾家紡織廠老板忍不住說:“上半年賺錢賺瘋了,現在吃進去的還得吐出來。”此番景象,讓人不禁聯想起6年前的情境,棉價(jia) 在經曆了暴漲之後,隨即落入穀底。

   棉價(jia) 暴跌意味著紗廠高利潤率走向終結。業(ye) 內(nei) 人士稱,從(cong) 棉紗利潤來看,今年3月紗廠利潤開始大幅飆升,部分企業(ye) 毛利潤率達20%以上,隨後稍有回落,但總體(ti) 看,今年紡企棉紗利潤普遍處於(yu) 曆史最好時期。常州市某色織布企業(ye) 表示:“今年紗廠每噸棉紗的利潤可達6000—10000元,以前每噸隻有1000—2000元,紗廠手中現金流非常充裕,是這幾十年裏最好的一段時間。現在棉紗價(jia) 格已開始鬆動,每噸下浮500—1000元,再過一兩(liang) 個(ge) 月行情會(hui) 進一步明朗。”

  其實,今年紗廠盈利的秘訣,就在於(yu) 年初棉價(jia) 尚未大幅上漲前儲(chu) 備了大量棉花和紗布。一些公司今年在棉花價(jia) 格較低的時候收購了大量棉花,因此在經營上有較大主動權。

  不過,“成也囤貨,敗也囤貨”。江蘇淮安的一家棉紗廠,正常棉花庫存應在4000噸左右,由於(yu) 今年銷量太好,庫存急降到約1000噸。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今年棉紡企業(ye) 所麵臨(lin) 的行情是多年來難得一見的,由於(yu) 盈利能力大增,成品庫存幾乎沒有,多數紡織廠的紗布庫存一般都在半個(ge) 月以內(nei) 。今年10月份,棉紡企業(ye) 紗、布平均庫存天數已分別降至6.82、8.74天這一曆史低點。

  庫存見底的紗廠派出了大量業(ye) 務員采購棉花,業(ye) 內(nei) 人士說,在棉花漲至每噸3.3萬(wan) 元高點時,紗廠采購了不少棉花,如今棉價(jia) 跳水,這些紗廠前段時間買(mai) 得越多,後麵的苦日子也就越難熬,上半年賺的錢還得吐出來。

  在今年棉價(jia) 高得離譜的情形下,紡織服裝業(ye) 訂單加速向越南、印度等國家轉移,原來是成衣企業(ye) 向外轉移,現在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ye) 加入轉移隊伍,這些都會(hui) 減少對國內(nei) 棉紗的需求。

  一位長期從(cong) 事棉花貿易的人士指出,目前紗廠雖然下調了棉紗出廠價(jia) ,但降幅還不大,由於(yu) 現金充裕,一些紗廠仍在硬扛,如果明年1—2月英國等海外市場對中國的訂單明顯減少,估計棉紗價(jia) 格還將走低。我國的棉花市場還是不成熟的市場,影響因素非常多,特別是政策因素威力巨大,既能把棉花價(jia) 格調下來,也能把價(jia) 格調上去。對棉花這個(ge) 關(guan) 係到國計民生的調控不但要慎重而且應該提高宏觀調控的藝術性,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全盤考慮問題。棉價(jia) 暴漲,紡織企業(ye) 處於(yu) 水深火熱之中;棉價(jia) 暴跌,棉花企業(ye) 又成為(wei) 了熱鍋上的螞蟻。因此,穩定棉花市場,防止暴漲暴跌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