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國內資訊

紡織界代表呼籲:行業發展需要國家長期關注

    代表呼籲:紡織業發展需要國家長期關注   紡織品出口退稅率宜大步快調   棉花深加工企業稅賦亟待減輕   中小和民營企業急需大力扶持
    兩會期間,紡織界代表紛紛通過議案、建議和意見方式,就自己關心的行業發展問題暢所欲言,有些議案、建議和意見反映了行業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共性問題,提出了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困難,集中表達了紡織行業企業的共同而強烈的呼聲。
  紡織業發展應受到長期關注
    王桂波代表:國務院審議通過了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紡織列入其中,這是件好事。但我認為國家對紡織業的支持不應該僅僅幾年,而應是長期的。基於目前國情,紡織業是我國最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同時又是大量吸納就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是短時期內無可替代的。不錯,國家是要支持高新技術產業,支持新興產業,但這並不意味著要放棄傳統產業的現有優勢。我認為,作為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國家再富,也要時刻關注傳統產業的健康發展。
    劉慶年代表:《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對紡織業來講是“及時雨”,我們希望國家政策能夠配套,尤其是能在信貸方麵拿出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來切實扶持企業渡過難關。此外,我認為國家對紡織企業上市應給予一定支持,改變過去那種一提傳統產業、一提紡織,證券公司就不感興趣、券商運作也不積極的狀況。要積極推進好的紡織企業上市,促使其盡快做大做強。
  出口退稅率宜大步快調
    張國良代表:去年下半年國家連續兩次提高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至14%,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紡織企業的信心,紡織行業的壓力有所緩解。今年2月出口退稅率又繼續上調一個百分點,進一步表現出國家對紡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大力支持和振興的堅定決心。但由於提升幅度過小,紡織行業整體形勢並沒有因此得到明顯改善。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外部需求急劇萎縮,對中國紡織業影響仍在逐漸加深。今年紡織企業仍將普遍麵臨訂單減少、價格降低等困難。因此紡織企業目前最盼望的是出口退稅率能夠繼續上調,大步快調。
    趙林中代表:從2008年國務院對紡織品出口退稅率一共提了4次,每次都提一個百分點,這給企業經營管理帶來很多不方便。我認為,在退稅問題上,小步快跑不如一步到位,建議把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從15%提高到17%,實現紡織品無稅出口,一步到位,穩定預期。
  棉花深加工企業稅賦亟待減輕
  魏學柱代表:希望國家能夠調整棉花采購加工增值稅的“高征低扣”政策,使棉紡企業從“高征低扣”稅賦中解脫出來,這是我多年來呼籲的問題。在我看來,解決這一問題甚至比提高紡織品出口退稅率還要緊迫。
  王桂波代表:由山東團發起,我與近30位紡織服裝業代表聯名提出一個議案,就是希望國家對紡織企業實行棉花“進項稅和銷項稅對等”的稅收扶持政策,解決棉花深加工企業進項稅和銷項稅相差4個百分點的問題。因為產業鏈具有連鎖反應,如果棉紡織業發展受阻,歸根結底吃虧的還是棉農。
  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急需扶持
  王林祥代表: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首先要解決就業問題,其中關鍵要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中小企業擴大就業的優勢。
  陸亞萍代表: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流的民營企業還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但目前我國民營企業還相當脆弱。現在,我國民營企業在做強做大的發展過程中大多麵臨著一個瓶頸,即資金需求已不適應企業迅速發展的需要。少數民營企業通過上市迅速籌資增強了發展後勁,但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卻無法通過這一途徑實現融資願望。因此我呼籲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進一步改變對民營企業融資、籌資的評估方法,為民營企業壯大肌體、提升競爭實力給予政策支持,從而為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張國良代表: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迫切需要得到貿易融資和信用擔保,但是融資渠道和手段非常有限。因此,我建議銀行對發展前景和資信良好、采用賒銷方式銷售較多的中小型企業提供保理業務服務。但銀行的保理業務並不能解決企業融資的一切難題,要真正解決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還必須從多方麵入手,盡快建立起企業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係。
  天津永正裁縫店集團董事長王永正委員: 我建議國家應有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同時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係,使銀行敢於向中小企業放貸。
  作為一名中小企業的政協委員,我感受到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加大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提法的份量。在我們與溫總理座談中,一位委員說,希望國家對民營企業認可。總理說,糾正一下,不是認可,國家對民營企業非常重視。聽了這番話,在座的所有委員心裏熱乎乎的。
  紡織服裝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在解決就業方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的一大特點就是麵廣量大,因而吸納勞動力的容量相對較大。國家除了有巨無霸式的大型企業外,也不能沒有中小企業,他們承載了70%的就業能力。比起大企業,它們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成為阻礙其發展的屏障。
  盡管政府要求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但銀行也是企業,會考慮風險和贏利。因此,國家應建立中小企業信貸擔保等法律法規,製訂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製度,用製度保證中小企業融資的落實。我建議國家可以成立中小企業銀行,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基金等。這樣,產業振興規劃的落實就不是一句空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