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紡企出口屢受阻 突顯行業(ye) 檢測重要性
如果早知公司在半年內(nei) 會(hui) 兩(liang) 次遭遇抽檢不合格,紹興(xing) 縣某紡織公司肯定會(hui) 投資興(xing) 建自己的檢測實驗室。去年4月,該公司一批出口歐洲的麵料被檢測出禁用偶氮染料超標,差點造成違約;9月,類似事情再次發生。兩(liang) 次問題給企業(ye) 造成的損失接近50萬(wan) 元。而這些錢剛好可以給企業(ye) 興(xing) 建一個(ge) 普通的實驗室。
紡企建實驗室很有必要
“紹興(xing) 去年出口的3萬(wan) 多批次服裝中,有101批次被檢不合格,而生產(chan) 這些“問題服裝”的企業(ye) 都沒有實驗室。”紹興(xing) 檢驗檢疫局的有關(guan) 人士說,紹興(xing) 眾(zhong) 多出口服裝企業(ye) 中,僅(jin) 有兩(liang) 三家企業(ye) 建有自己的實驗室,多數企業(ye) 對此都不夠重視。
但實際上對紡織企業(ye) 來說,建立實驗室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越來越強。紹興(xing) 檢驗檢疫局有關(guan) 人士說,當前,國際紡織品服裝市場對紡織品服裝的質量要求,已經從(cong) 原來的外觀轉移到了內(nei) 在質量,特別注重安全、衛生、環保。我國也已經發布了紡織產(chan) 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強製性標準,對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禁用偶氮染料等指標作出了嚴(yan) 格要求,而這些檢測都需要在實驗室裏完成。
出口紡企大多不夠重視
紹興(xing) 是我國主要的紡織品、服裝生產(chan) 和出口基地之一,紡織實驗室能力能否適應這一轉變很大程度上關(guan) 係到紹興(xing) 紡織業(ye) 的發展。然而,紹興(xing) 檢驗檢疫局對紹興(xing) 紡織企業(ye) 實驗室情況的調查顯示,2007年1~11月份,在紹興(xing) 檢驗檢疫局報檢的紡織品(不含服裝)出口企業(ye) 共有450家,而建有紡織品實驗室的企業(ye) 僅(jin) 為(wei) 39家,隻占8.7%
即使紡織企業(ye) 建有實驗室,其實際檢測能力也普遍不強。紹興(xing) 檢驗檢疫局調查發現,建有實驗室的39家企業(ye) ,隻有3家企業(ye) 能檢測甲醛含量,沒有一家企業(ye) 能檢測禁用偶氮染料;在對20個(ge) 企業(ye) 實驗室進行色牢度等兩(liang) 項指標的協作試驗中,有7個(ge) 實驗室數據有明顯偏差,占35%。
“企業(ye) 思想上不夠重視,資金投入的不足和技術力量的缺乏,是造成實驗室建設跟不上的主要原因。”紹興(xing) 檢驗檢疫局有關(guan) 人士說,大多數企業(ye) 還是出於(yu) 成本上的考慮,抱著僥(jiao) 幸的心理,覺得自己生產(chan) 的東(dong) 西能過關(guan) 。
投入實驗室的錢,其實能賺回來
實際上,建立紡織實驗室的成本並不是很高。有關(guan) 人士介紹說,用於(yu) 紡織品色牢度、甲醛含量等物理檢測的儀(yi) 器隻要數千元一台,用於(yu) 檢測禁用偶氮染料等化學檢測的儀(yi) 器價(jia) 格較高。“建一個(ge) 實驗室要投資多少,主要看實驗室規模和設備,好的設備和差的設備,價(jia) 格相差達數十倍,像我們(men) 的實驗室,投資幾千萬(wan) 元。而一般企業(ye) 隻進行簡單的檢測,幾十萬(wan) 元就可以搞定。”
對於(yu) 出口紡織企業(ye) 來說,建立實驗室的成本比起由此而能避免的損失來說,肯定要少得多。而且建實驗室也是在給企業(ye) 的形象加分。目前,建有實驗室的紡織企業(ye) 多是規模較大的紡織印染企業(ye) 。
有關(guan) 人士提醒,紡織企業(ye) 應重視實驗室建設,以提升紡織品質量,避免出口損失;企業(ye) 若覺得自己一家企業(ye) 建立實驗室不劃算,也可以聯合多家企業(ye) 共建實驗室,資源共享;企業(ye) 在建設實驗室或紡織品檢測上遇到困難,也可以向紹興(xing) 檢驗檢疫局紡織品檢測中心尋求幫助;對建立實驗室確有一定難度的中小企業(ye) ,應充分利用社會(hui) 公共平台來做好這一工作,不能因規模有限而忽視對產(chan) 品內(nei) 在質量的檢測把關(gu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