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產(chan) 經分析
中國經濟到底怎麽(me) 了?與(yu) 你有關(guan) 的四個(ge) 最新判斷!
中國經濟不行了?未來的走勢究竟如何?麵對唱衰和質疑,關(guan) 於(yu) 中國經濟的四個(ge) 最新判斷,也許會(hui) 給你答案。
判斷一:中國經濟整體(ti) 平穩的基本麵沒有變
兩(liang) 個(ge) 數據近期經常被“唱衰派”拿來說事。一是8月份PMI(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為(wei) 49.7%,降至臨(lin) 界點下方;二是7月工業(ye) 增加值在連續三個(ge) 月小幅增長後再度出現回落。這些數據應該如何看?
摩根士丹利分析稱,中國8月PMI回落主要受閱兵、災害性天氣等臨(lin) 時性因素拖累,屬於(yu) 季節性和一次性因素。同時國際金融和大宗商品異常波動,經濟運行被動輸入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因此,單一數據沒有說明力,中國經濟整體(ti) 平穩的基本麵沒有變。
“當前中國經濟狀況仍在預期之內(nei) 。”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wei) 近期也再次回應了外界的猜疑。樓繼偉(wei) 說,中國經濟增速預計將保持在7%左右,並且這一狀態可能持續4到5年的時間。“即使增速放緩,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達到30%左右。”
判斷二: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不會(hui) 有大調整
經濟數據不好看,政府會(hui) 不會(hui) 出短期救急措施?樓繼偉(wei) 給了明確回應,中國政府不會(hui) 特別在意季度性的短期經濟波動,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定力”。
定力何來?樓繼偉(wei) 進一步表示,宏觀經濟政策將繼續著眼於(yu) 綜合性目標,特別是保持就業(ye) 增長和物價(jia) 穩定,不會(hui) 因為(wei) 單個(ge) 經濟指標的變化而做大的政策調整。據公開報道顯示,2015年上半年GDP增速、失業(ye) 率和CPI同比漲幅三個(ge) 主要數據都運行在合理區間,這給予了宏觀經濟政策穩定連續的底氣。
保持定力意味著敢於(yu) 容忍和承受短期降速的陣痛,以調結構謀求更好發展。正如樓繼偉(wei) 所言,“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於(yu) 改革。”
判斷三:股市調整大致到位 金融市場風險可控
中國股市6月以來發生巨震。當前股市處於(yu) 什麽(me) 階段?股市波動對實體(ti) 經濟有沒有顯著影響?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給出了最新答案:六月中旬以來,中國股市發生了三輪調整,但調整對實體(ti) 經濟未產(chan) 生顯著影響。股市調整以來,杠杆率已明顯下降。目前,人民幣兌(dui) 美元匯率已經趨於(yu) 穩定,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場可望更為(wei) 穩定。
這與(yu) 證監會(hui) 釋放的信息方向一致。9月6日,證監會(hui) 深夜再度發聲,釋放多重維穩信號:場外配資得到清理整頓,助漲助跌的規製性因素得到有效抑製;正在部署查處第七批案件,重點查處涉嫌操縱市場的重大案件;股市劇烈異常波動時,政府不會(hui) 坐視不管。
有關(guan) 部門出台的一係列措施和相繼表態,都在強調一個(ge) 基本事實:中國金融市場的風險可控。
判斷四:中小企業(ye) 將獲更多政策紅利
中小企業(ye) 發展不缺思路缺資本,近期的兩(liang) 次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都聚焦中小企業(ye) 。
一方麵,國家用投資給中小企業(ye) 發紅利。在9月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上,決(jue) 定建立總規模為(wei) 600億(yi) 元的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基金重點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ye) 發展。害怕基金落不到企業(ye) 手裏?總理打了預防針:“要把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辦成一個(ge) 市場化運行的基金,切忌成為(wei) 管理部門的‘錢袋子’!”同時,總理明確指出設立基金就是要緩解中小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的頑疾。這份大禮包,讓眾(zhong) 多中小企業(ye) 喜出望外。
與(yu) 之配套,用減稅為(wei) 其卸包袱。在8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上,國家再度為(wei) 小微企業(ye) 減稅。據財政部有關(guan) 人士估算,此次減免稅規模預計將超過1000億(yi) 元。
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在傳(chuan) 統增長動力減弱的情況下,要拿出更多改革開放新舉(ju) 措,促進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以不斷迸發的微觀活力支撐宏觀經濟大局穩定。
附:樓繼偉(wei) G20會(hui) 議講話
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hui) 議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舉(ju) 行。
來自財政部官方網站的消息稱,財政部部長樓繼偉(wei) 在會(hui) 上表示,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於(yu) 改革。在人口紅利消失、資本回報率下降的背景下,中國政府著力推動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以改革紅利對衝(chong) 人口紅利的消失,使經濟增長保持在7%左右。
7%左右的增速還可能保持4-5年的時間
樓繼偉(wei) 強調,當前中國經濟狀況仍在預期之內(nei) 。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預計將保持在7%左右,並且這一狀態可能持續4到5年的時間。
作為(wei) 中國財政部門的“掌門人”,樓繼偉(wei) 在曆次G20會(hui) 議上的發言都引發市場關(guan) 注。特別是近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壓力在增大,市場也更關(guan) 注中國高層官員的聲音。
對於(yu)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樓繼偉(wei) 認為(wei) ,這主要是因為(wei) 以前的增速不可持續和中國經濟周期的變化。
他表示,中國過去依靠政策刺激取得了9%到10%的增速。但這是不可持續的,也超出了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並導致產(chan) 能過剩和庫存大量增加,必須逐步消化產(chan) 能和去庫存,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樓繼偉(wei) 稱,今後5年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包括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也要在2020年前完成。在此過程中,中國經濟將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更多依靠消費拉動,這將是一個(ge) 艱難的調整過程。
確認中國進入了去杠杆階段
另外,樓繼偉(wei) 稱,中國經濟周期與(yu) 發達國家有所不同。
他表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發達國家普遍啟動了去杠杆進程,但中國則從(cong) 2009年到2010年開始了快速的杠杆化,並實現了10%左右的經濟增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50%以上。目前中國也進入了去杠杆階段,經濟增速降至7%左右。但即使這樣,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達到30%左右。
對於(yu) 去杠杆階段的經濟特點,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主任祝寶良曾表示,當前經濟實際處於(yu) “去產(chan) 能、去庫存、去杠杆”過程中。
祝寶良分析,受外需持續低迷、國內(nei) 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和人口增長減慢等因素影響,我國需求結構從(cong) 以工業(ye) 為(wei) 主逐步轉向以服務業(ye) 為(wei) 主,對傳(chuan) 統商品的需求萎縮,與(yu) 之對應的產(chan) 業(ye) 產(chan) 能出現相對過剩,有的甚至絕對過剩,去產(chan) 能將是今後兩(liang) 三年的重要任務。近期,雖然房地產(chan) 市場銷售有所回暖,但由於(yu) 住房庫存量較多、在建規模較大, 房地產(chan) 仍處於(yu) 減庫存之中。產(chan) 能過剩企業(ye) 、房地產(chan) 企業(ye) 、地方融資平台在前期快速擴張中積累大量債(zhai) 務,今年的地方政府債(zhai) 務置換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地方債(zhai) 的積累速 度,但麵對經濟下行和風險偏好降低,銀行慎貸、斷貸現象增加。
但對於(yu) 當前的經濟形勢,樓繼偉(wei) 表示,盡管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也出現一些可喜變化。這包括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投資,服務業(ye) 占GDP的比重超過了工業(ye) ;貿易順差占GDP比重有所下降,國際收支更加平衡;上半年新增就業(ye) 700萬(wan) 以上,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高,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全年中央預算支出增速將在10%左右
市場注意到,今年政府在財政政策上加速推出了一係列穩增長、調結構的舉(ju) 措。這包括推出債(zhai) 券置換、降低投資資本金比例要求、推出一係列專(zhuan) 項投資基金等。
瑞銀證券宏觀分析師胡誌鵬表示,過去一個(ge) 月決(jue) 策層不斷加碼政策支持實體(ti) 經濟。比如,央行再次“雙降”,通過降低實際利率、抵禦資本外流來維持寬鬆的貨幣信貸條件。財政部正式將今年地方政府債(zhai) 務置換額度提高至3.2萬(wan) 億(yi) ,以降低地方政府每年利息支出約1500億(yi) 元等等。另外,鑒於(yu) 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異常波動,國務院在近期召開的專(zhuan) 題會(hui) 上重申了寬鬆的宏觀政策基調,並著重強調金融穩定,要求以更精準的定向調控、相機調控對衝(chong) 經濟下行壓力。
樓繼偉(wei) 在上述會(hui) 議上再次明確,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預計全年中央財政支出增速在10%左右,高於(yu) 年初預算財政收入7%左右的增速。中國正通過提高特定國有企業(ye) 利潤上繳比例等方法彌補財政缺口,以保持經濟適度增長,支持推進結構性改革。
他強調,中國政府不會(hui) 特別在意季度性的短期經濟波動,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定力”。中國正按照既定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和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