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產(chan) 經分析

2015年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

來源:商務部網站 | 發布日期:2015-05-12
  2015年,世界經濟將延續溫和複蘇態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際競爭(zheng) 更加激烈。中國經濟開局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新生動力加快孕育,但仍麵臨(lin) 下行壓力。
  
  從(cong) 國際看,世界經濟持續低速增長,風險因素有所增多,形勢更加錯綜複雜。世界經濟仍處於(yu) 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增長動力有限,各國差異明顯。美國醞釀啟動加息進程、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jia) 格下跌、地緣政治動蕩加劇,給世界經濟增加了新的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15年世界經濟增長3.5%,增速比2014年提高0.1個(ge) 百分點。
  
  主要經濟體(ti) 走勢分化。美國經濟修複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取得進展,內(nei) 生動力逐步恢複,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持續向好,經濟進入穩步增長軌道。歐元區仍深受失業(ye) 高企和財政整固的困擾,經濟增長難有明顯反彈,但隨著一體(ti) 化進程深入推進,爆發係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下降,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也將起到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日本寬鬆貨幣政策刺激效力遞減,結構改革前景不明,經濟持續低增長。新興(xing) 經濟體(ti) 經濟增長總體(ti) 仍快於(yu) 發達國家,特別是印度推行改革取得成效,經濟增長超過7%。但不少新興(xing) 經濟體(ti) 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在美元升值背景下又麵臨(lin) 新的資本外流壓力,經濟增長減速的勢頭短期內(nei) 難以扭轉。
  
  美元升值擾動全球金融市場。隨著美國經濟企穩回升,美國貨幣政策逐步向常態回歸,2014年11月徹底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一步將啟動加息進程。與(yu) 此同時,歐央行於(yu) 2015年3月開始正式實施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日本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也在加碼。主要發達經濟體(ti) 貨幣政策分化,促使美元持續升值,美元資產(chan) 的相對收益率大幅提高,導致全球金融市場風險溢價(jia) 上升,吸引國際資本回流美國,衝(chong) 擊國際金融市場穩定。特別是前幾年短期資金流入較多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將遭遇資金集中外流,宏觀經濟和財政金融穩定麵臨(lin) 考驗。
  
  大宗商品價(jia) 格下跌增加全球性通縮風險。2014年下半年以來,石油等能源資源產(chan) 品國際市場價(jia) 格大幅下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初級商品價(jia) 格指數半年下跌34.5%,其中能源價(jia) 格指數下跌39.5%。大宗商品價(jia) 格下跌是需求低迷、前期投資建設的產(chan) 能釋放、美元升值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短期內(nei) 這些因素不會(hui) 發生根本改變。2015年一季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初級商品價(jia) 格指數進一步下跌10.2%。在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價(jia) 格大幅下跌增加全球性通縮風險,歐元區消費價(jia) 格指數連續4個(ge) 月同比下降,美國、日本通脹率也明顯下滑。能源資源出口國更是深受其害,一些國家經濟陷入停滯甚至衰退,企業(ye) 、居民和財政收入大幅縮水,金融風險顯著上升。
  
  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增加經濟複蘇難度。2015年2月,德國、俄羅斯、法國、烏(wu) 克蘭(lan) 達成明斯克協議,烏(wu) 克蘭(lan) 衝(chong) 突有所緩和,但衝(chong) 突雙方仍未徹底停火,緊張局勢存在重新升級的可能。美國和歐盟的製裁重創俄羅斯經濟,俄經濟陷入衰退,市場急劇萎縮,對外經貿合作受阻,歐盟部分成員國經濟也受到衝(chong) 擊。中東(dong) 地緣政治矛盾錯綜複雜,近期伊朗核問題談判達成框架性解決(jue) 方案,伊核問題初現解決(jue) 曙光,但極端勢力的威脅擴大,也門局勢又急轉直下,可能威脅鄰近的國際貿易航線安全。
  
  從(cong) 國內(nei) 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但當前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困難和挑戰有所增多。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具有巨大潛力、韌性和回旋餘(yu) 地。2015年以來,國民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新生動力加快孕育。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增長7%,處於(yu) 預期合理區間。中國政府堅持以全麵深化改革推動結構調整,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持續向縱深推進,將破除製約市場活力和創新發展的各種束縛;打造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和增加公共產(chan) 品、公共服務的雙引擎,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chan) 能合作,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服務業(ye) ,將釋放出巨大的內(nei) 需潛力。特別是積極推進新一輪擴大開放,擴大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麵積範圍,設立廣東(dong) 、天津和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出台《推動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願景與(yu) 行動》,將為(wei) 中國經濟特別是對外經濟貿易創造新的增長空間(見專(zhuan) 欄三)。但是,工業(ye) 產(chan) 能過剩矛盾突出,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劇,房地產(chan) 市場調整加深,加大經濟麵臨(lin) 的下行壓力;財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銀行壞賬率持續攀升,增加了財政金融風險。
  
  綜合考慮國際國內(nei) 環境,2015年中國外貿特別是出口具備增長的基礎條件,但形勢的嚴(yan) 峻性、複雜性沒有根本改變,挑戰和壓力還在增大。突出體(ti) 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是外部需求仍不穩固。在世界經濟低速增長的背景下,各國消費、投資需求普遍不振,國際貿易增長動力不足。部分跨國公司出於(yu) 貼近消費市場、避免供應鏈過長易受衝(chong) 擊等考慮,從(cong) 離岸生產(chan) 轉向近岸、在岸生產(chan) ,產(chan) 業(ye) 鏈全球布局有所收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全球貿易深入發展。在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全球化進入調整階段。2012年以來,全球貿易量增速連續3年低於(yu) 世界經濟增速。世界貿易組織(WTO)預計,2015年全球貿易量將增長4%,增速比2014年提高0.9個(ge) 百分點,但仍明顯低於(yu) 1990年以來5.1%的平均增速,且這一預測仍麵臨(lin) 下調的可能。2015年前2個(ge) 月,世貿組織監測的70個(ge) 主要經濟體(ti) 出口額同比下降9.1%,為(wei) 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二是中國出口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麵臨(lin) 雙重挑戰。在高端產(chan) 業(ye) 領域,發達經濟體(ti) 利用科技、人才優(you) 勢搶占新興(xing) 技術前沿,促進“再工業(ye) 化”,開拓國際市場,已取得明顯成效。過去5年間,美國出口額年均增長9%,歐盟出口額年均增長8.2%,均超過全球出口總體(ti) 增速。在中低端產(chan) 業(ye) 領域,周邊新興(xing) 經濟體(ti) 憑借勞動力、土地等生產(chan) 要素成本低廉的優(you) 勢,出台優(you) 惠引資政策,主動承接加工製造業(ye) 轉移,促進出口快速增長。過去5年間,印度出口額年均增長14.2%,東(dong) 盟出口額年均增長9.8%。中國高端出口產(chan) 業(ye) 遭遇來自發達國家的更大競爭(zheng) 壓力,中低端出口產(chan) 業(ye) 麵臨(lin) 周邊新興(xing) 經濟體(ti) 追趕,一些在華投資企業(ye) 產(chan) 能向發達國家回流和向周邊新興(xing) 經濟體(ti) 分流,競爭(zheng) 優(you) 勢有所弱化。
  
  三是國際競爭(zheng) 手段花樣翻新。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一些國家把匯率作為(wei) 提振出口、刺激經濟的重要工具,力推本幣貶值,導致人民幣被動大幅升值,嚴(yan) 重影響了中國出口產(chan) 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zheng) 力。2014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6.4%,2015年一季度又升值4.2%。全球範圍內(nei) 區域經濟一體(ti) 化風起雲(yun) 湧,對全球化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一些自貿協定對協定外國家的產(chan) 品歧視和排斥較多,形成規則壁壘,產(chan) 生的貿易轉移效應較大,可能影響協定外國家在自貿協定成員國的市場份額。貿易保護主義(yi) 依然高燒不退,貿易限製措施有增無減。據世貿組織統計,截至2014年10月中旬,20國集團正在實施的貿易限製措施達962件,比一年前增長了12.4%,受影響的進口金額達7570億(yi) 美元。據英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監測,全球保護主義(yi) 措施中超過1/4對中國出口產(chan) 生影響。
  
  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外貿發展麵臨(lin) 外部需求不振、傳(chuan) 統競爭(zheng) 力有所弱化、外部限製措施增多等諸多挑戰,加上國際市場份額已處較高水平、進一步提高份額難度增大,中國外貿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長,且更易受市場需求變化、匯率漲跌等短期因素影響,波動更趨頻繁、幅度更大。但也應看到,中國外貿發展仍具備一係列有利因素和條件。一是出口的產(chan) 業(ye) 基礎堅實。中國是全球第一製造業(ye) 大國,出口產(chan) 業(ye) 鏈和基礎設施較為(wei) 完善。近年來裝備製造業(ye) 、高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國際競爭(zheng) 力明顯提升,資本品、中間品出口有望迎來繁榮期。二是對外投資合作對貿易的帶動作用增強。中國對外投資合作進入快速發展期,國際產(chan) 能合作啟動實施,將有力地帶動大型成套設備及零部件、工程物資等出口。三是企業(ye)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麵對內(nei) 外環境的深刻變化,進出口企業(ye) 轉型升級意識增強,主動培育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wei) 核心的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e) 、市場采購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降低了中小企業(ye) 出口門檻,有利於(yu) 發揮我國製造業(ye) 大國優(you) 勢,有望成為(wei) 出口的重要增長點。四是國家支持外貿發展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中國政府堅持發展對外貿易,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見專(zhuan) 欄四),積極培育外貿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改善財政和金融服務,通過商建自由貿易區等方式幫助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將有力地促進外貿發展。綜合來看,在外部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情況下,2015年全年中國進出口有望實現相對穩定增長。

 

免責聲明:伟德国际英国對紡織貿促網上所刊登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請您自行甄別。由於信賴本網任何信息所產生的風險或損失均由您自行承擔,與我會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