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hui) 直通車
產(chan) 經分析
2014年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情況
(一)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2014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43030.4億(yi) 美元,增長3.4%。其中,出口23427.5億(yi) 美元,增長6.1%;進口19602.9億(yi) 美元,增長0.4%。貿易順差3824.6億(yi) 美元。分季度和月度看,年內(nei) 進出口增速總體(ti) 前低後高。1至4月,受國際市場需求不足、2013年同期異常貿易墊高基數等因素影響,外貿出現多年不遇的進出口和出口“雙下降”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中國政府及時出台了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文件(見專(zhuan) 欄一)。各地區、各部門狠抓落實,采取一係列務實舉(ju) 措,有效提振了企業(ye) 信心,激發了外貿發展活力。5月份以後,進出口增長開始企穩回升。出口增長在年中由負轉正,三、四季度分別實現了13%和8.6%的較快增長。但進口受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持續走低和國內(nei) 投資需求放緩影響,多個(ge) 月份出現同比下降。中國政府積極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出台了一係列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見專(zhuan) 欄二)。
2014年,中國進出口增速比全球貿易增速高出2.7個(ge) 百分點,也高於(yu) 美國、歐盟、日本、印度、巴西等主要經濟體(ti) 增速,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出口占全球份額為(wei) 12.7%,比2013年提高0.6個(ge) 百分點。
(二)國際市場與(yu) 國內(nei) 區域布局繼續優(you) 化
進出口市場結構更趨平衡。對發達國家進出口保持穩定,2014年對歐盟和美國進出口分別增長9.9%和6.6%。進出口企業(ye) 開拓新興(xing) 市場取得新成效,對東(dong) 盟、印度、俄羅斯、非洲和中東(dong) 歐國家進出口增速均快於(yu) 整體(ti) 增速。自貿區戰略促進出口的效果明顯,對自貿夥(huo) 伴(不含港澳台地區)出口增長10.6%,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wei) 13.4%,較2013年上升0.6個(ge) 百分點。
中西部地區外貿發展潛力逐步顯現。近年來,中西部地區積極承接沿海和國外產(chan) 業(ye) 轉移,外貿發展能力明顯增強。2014年,中部地區進出口3127億(yi) 美元,西部地區進出口3344億(yi) 美元,分別增長10%和20.2%,合計占全國進出口的比重為(wei) 15%,較2013年上升了1.5個(ge) 百分點,對整體(ti) 進出口增量貢獻60.3%,貢獻率首次超過東(dong) 部。東(dong) 部地區進出口3.66萬(wan) 億(yi) 美元,增長1.6%,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85%,較2013年下降1.5個(ge) 百分點。
(三)進出口商品結構和經營主體(ti) 結構進一步改善
裝備製造業(ye) 成為(wei) 出口的重要增長點。2014年,機電產(chan) 品出口增長3.7%,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達56%。裝備製造業(ye) 依靠突出的性價(jia) 比優(you) 勢開拓國際市場,電力、通訊、機車車輛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增長10%以上。紡織品、服裝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出口4851億(yi) 美元,增長5%。
進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先進技術設備進口快速增長,生物技術產(chan) 品、航空航天技術產(chan) 品、計算機集成製造技術產(chan) 品等高新技術產(chan) 品進口增速均在15%以上,為(wei) 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提供了支撐。消費品進口1524億(yi) 美元,增長15.3%,占進口總額的7.8%,較2013年提高1個(ge) 百分點,對滿足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營企業(ye) 對進出口增長的貢獻超過一半。2014年,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ye) 占外貿企業(ye) 總數的比重超過70%,進出口1.57萬(wan) 億(yi) 美元,增長5.3%,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36.5%,較2013年提高0.6個(ge) 百分點,對整體(ti) 進出口增長的貢獻達55.9%。國有企業(ye) 進出口7475億(yi) 美元,下降0.2%,連續三年負增長。外資企業(ye) 進出口1.98萬(wan) 億(yi) 美元,增長3.4%。
(四)貿易方式結構調整成效明顯
一般貿易出口占比恢複到一半以上。進出口企業(ye) 從(cong) 代工生產(chan) 、貼牌出口向自創品牌、自主設計、自主研發轉變,努力提升在全球價(jia) 值鏈中的地位。2014年,一般貿易進出口2.31萬(wan) 億(yi) 美元,增長5.3%,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53.8%,較2013年提高1個(ge) 百分點,比重連續兩(liang) 年提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0.7%,占出口總值比重為(wei) 51.4%,20年來首次過半,對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達87.8%。加工貿易進出口1.41萬(wan) 億(yi) 美元,增長3.8%。
新型貿易方式蓬勃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e) 等新型貿易方式順應個(ge) 性化的全球消費潮流,也契合了幫助廣大中小企業(ye) 發展外貿業(ye) 務的市場需要,正逐步成為(wei) 外貿發展的新增長點。2014年,跨境電子商務增速高達30%以上。義(yi) 烏(wu)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192.9億(yi) 美元,增速達36.8%。
(五)貿易條件進一步改善
在全球大宗商品價(jia) 格普遍下跌的背景下,2014年中國鐵礦砂、大豆和原油進口數量分別增長了13.8%、12.7%和9.5%,進口價(jia) 格分別下降22.5%、5.9%和5%。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jia) 跌,在滿足國內(nei) 生產(chan) 需要的同時,有效降低了企業(ye) 的進口成本,節約了外匯支出,提高了進口效益。全年進口商品價(jia) 格指數下降3.3%,而出口商品價(jia) 格指數僅(jin) 下降0.7%,貿易條件連續三年改善。
注:*“機電產(chan) 品”和“高新技術產(chan) 品”包括部分相互重合的商品
(六)服務貿易上新台階
2014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了6000億(yi) 美元大關(guan) ,達到6043億(yi) 美元,比上年增長12.6%。高端服務貿易增長迅猛,金融、通訊、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進出口增速分別達到59.5%、24.6%、25.4%。高端服務進出口快速增長提升了中國服務業(ye) 現代化水平,為(wei) 中國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做出了積極貢獻。
